游戏界的奈飞:微软游戏机Xbox逆袭索尼的故事一波三折

游戏界的奈飞:微软游戏机Xbox逆袭索尼的故事一波三折
文章图片
xBox
最近 , 微软游戏机Xbox最新版在日本的单周销量 , 超过了索尼的游戏机PS5 。 你知道 , 索尼的PS是全球销量最高的游戏机系列 , 长期占据将近一半的全球市场份额 。 微软的Xbox作为后来者 , 一直就想挑战索尼的龙头地位 , 一直没能成功 。 而这次 , Xbox竟然在索尼的大本营日本 , 反超了索尼的PS5 , 算是一个里程碑时刻 。
更神奇的是 , 微软新主机的低配版XboxSeriesS , 在硬件性能上远远不如索尼的PS5 , 运算能力赶不上 , 默认分辨率不是4K而是2K , 而且还没有光驱 。 但就是这样一台低性能主机 , 一推出就受到热捧 。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 , 这款主机搭载了微软的游戏订阅服务 , XboxGamePass 。 这款服务被称为“游戏界的奈飞” , 玩家只需要每个月花10美元的会员费 , 就能享用微软游戏库里上百个游戏 。 以前花40—60美元才能买一个游戏 , 现在买两三个游戏的钱就能开通一年的会员 , 畅玩上百个游戏 , 玩家当然很乐意 。
游戏界的奈飞:微软游戏机Xbox逆袭索尼的故事一波三折
文章图片
PS5
索尼迫于微软的压力 , 也推出了订阅制服务 , 但包含的游戏大多数是不知名的小游戏 , 稍微知名一些的游戏就要更高的订阅费 , 更经典的游戏必须单独付费 。 相比之下 , 玩家更愿意选Xbox 。 可以说 , Xbox是用内容升级 , 赢了索尼的硬件升级 。
不得不说 , Xbox这一招差异化竞争打得漂亮 。 以内容取胜 , 这一招可不是Xbox拍脑袋想出来的 , 而是反复踩坑、花大钱买来的血泪经验 。
第一代Xbox是20年前 , 也就是2002年推出的 。 当时索尼的PS2如日中天 , 在被问到Xbox凭什么挑战PS2时 , 微软是这么说的:“Xbox拥有更高级的性能和开发工具 , 可以更好地帮助游戏设计师实现他们的梦想!”换句话说 , 微软是想以拼硬件的方式硬怼索尼 。 毕竟 , 当时的微软对游戏一窍不通 , 唯一的优势是有钱 , 往自家主机上堆高级硬件 , 不服跑个分 , 应该不是啥难事 。
没想到 , 从一开始 , Xbox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拼硬件就要栽跟头 , 最后都是靠内容来救活 。
游戏界的奈飞:微软游戏机Xbox逆袭索尼的故事一波三折
文章图片
社死
微软砸40亿才搞出来的第一代Xbox , 一亮相就遭遇社死 。 那是在Xbox正式上市的前几个月 , 游戏机要在E3展 , 也就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展示大会上举行发布会 。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 , 在发布会开始前几分钟 , 硬件团队还在后台用强力胶粘合主机 。 当发布会主持人按下启动按钮时 , 机器竟然毫无反应 。 好不容易开机了 , 图像的运行速度比预想速度慢了一半 。 那真的是Xbox的死亡名场面 。 这样的游戏主机 , 谁敢买?
第一代Xbox最终销售了2500万台 , 虽然和索尼PS2的1.5亿台销量没法比 , 但毕竟是走出了第一步 。 Xbox之所以没死 , 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微软阴差阳错的捡漏 。 当时 , 有个独立游戏工作室面临资金困难 , 财大气粗的微软顺手低价收购了 。
这个工作室正在开发一款射击游戏《光环(Halo)》 。 玩家不是操纵屏幕中的虚拟人物来进行游戏 , 而是能以第一人称的视角 , 身临其境地体验游戏带来的视觉冲击 。 这是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第一次从PC端走向游戏主机 。 《光环》一经推出 , 大获成功 , 很多人就是冲着《光环》买了Xbox 。 那是微软第一次意识到了游戏内容对主机的重要性 。
游戏界的奈飞:微软游戏机Xbox逆袭索尼的故事一波三折
文章图片
Halo
不过 , 这个教训在第二代主机 , 也就是Xbox360的开发中 , 被微软忘了 。 这一次 , 微软又搞了个硬件大跃进:他们决定比索尼提前一年推出新主机 , 这样就可以提前一年抢占市场 。 当然 , 主机在性能上要绝对超前 , 保证当索尼PS3在第二年上市时 , 两边的性能还能旗鼓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