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的愚人节,上海的报刊特地发了两条假新闻,没成想一一成真

引言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元日》
在我们的生活中 , 有着各种各样的习俗 , 大家都会按照习俗过日子 。 比如在春节的时候 , 大家都会去买上几节鞭炮 , 然后爆鞭炮 ,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习俗 , 这是和历史上的一个传说有关 。 相传在上古时期 , 世界上有一种叫做年兽的凶兽 , 经常出来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 后来大家发现放鞭炮可以驱赶年兽 , 于是就经常放鞭炮 , 到了后来这也就演变成了习俗 。 像这样的习俗有很多 , 比如说贴春联、吃粽子、插茱萸等等 。
75年前的愚人节,上海的报刊特地发了两条假新闻,没成想一一成真
文章图片
一、愚人节
古代的时候 , 生活中的习俗都是源自于我国的 ,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 , 西方的很多文化也传入了我国 , 所以就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习俗 。 比如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 , 在这一天 , 大家会故意欺骗他人来为生活制造乐趣 , 后来当愚人节传入我国后 , 我国也出现了这样的做法 。 但是西方的文化和我们有很大区别 , 由此还闹出了一些故事 。 比如说在75年前的愚人节 , 上海的报刊特地刊发了两条假新闻 , 这样的做法遭到了大量的批判 , 结果令人没想到的是 , 这两条假新闻都一一成真 。 这是怎么一回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
75年前的愚人节,上海的报刊特地发了两条假新闻,没成想一一成真
文章图片
1946年4月1日 , 上海《辛报》在头版发布了一条消息:姜公美即将被枪决 。 那时这条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 因为姜公美可不是什么好人 , 当初抗日战争爆发后 , 他为了个人利益背叛了民族 , 成为了日本人的情报人员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 他又成为了上海的宪兵队长 , 这就让他逃脱了审判 。 而且不管是在日本占领期间 , 还是后来的宪兵队长期间 , 姜公美都做了不少鱼肉百姓的事 , 老百姓们恨他恨得牙痒痒 , 不少人实名举报他 。
75年前的愚人节,上海的报刊特地发了两条假新闻,没成想一一成真
文章图片
二、两则假消息
但可惜的是 , 由于那时的时局不怎么好 , 姜公美靠着不断的上下打点 , 竟然没有遭到任何处罚 , 这让大家心里很不舒服 。 后来姜公美因为一些原因 , 与一位权贵发生了矛盾 , 于是就被抓入了狱中 , 但可惜的是 , 依旧是在不断打点之下 , 他并没有遭受到重判 , 犯下了这么重的罪行 , 竟然只判下了5年的有期徒刑 。 所以老百姓在得知姜公美要被枪决后非常高兴 , 可这个消息只是《辛报》为了迎合愚人节 , 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罢了 , 这就让大家很不满 , 觉得这家报纸毫无职业道德 , 竟然乱放假消息 。
75年前的愚人节,上海的报刊特地发了两条假新闻,没成想一一成真
文章图片
无独有偶 , 除了《辛报》外 , 上海的《时报》也做了这样的事 , 它在头版上刊登了这样的一则消息:冯玉祥已经抵达上海 。 在最开始时 , 上海市民因为这个消息沸腾了好一阵 , 因为冯玉祥是国民政府的重要人物 , 如果他到了上海 , 恐怕局面就会发生变化 , 所以那时有不少人在偷偷的做着打算 。 后来这则消息也被证实是虚假消息 , 老百姓们完全想不到 , 如此重磅的消息竟然会有报纸弄虚作假 , 于是不满彻底爆发 。
75年前的愚人节,上海的报刊特地发了两条假新闻,没成想一一成真
文章图片
75年前的愚人节,上海的报刊特地发了两条假新闻,没成想一一成真】三、弄假成真
人们纷纷通过各种渠道 , 来谴责这两家报纸的职业素质 , 而他们的态度让人更加生气 , 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认错 , 反而理直气壮的表示:这不过是愚人节的一个玩笑罢了 , 希望大家不要在意 。 老百姓怎么可能因此就买账 , 于是就爆发了更大规模的谴责 , 最终在社会舆论压力之下 , 两家报纸才无奈地道了歉 , 而他们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民心 , 报纸的销量呈断崖式下跌 , 这就是他们胡作非为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