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 | 肺部体检首选CT还是胸片?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二 )


4、怀疑肺内病变是血管源性或先天性疾病:如肺内动静脉畸形(瘘)、肺内血管瘤、肺隔离症、弯刀综合征等 。
注意:单发或多发的磨玻璃结节 , 不需要做增强CT , 因为意义不大 , 平扫已经足够看这些小结节了 。
薄层CT
前面说过 , CT是把人体水平分割成1.25~5mm的薄片 , 然后观察每一片上是否有病变 。 当每一层的厚度在2mm以下时 , 称为薄层CT , 常见的薄层CT层厚就是1.25mm 。
薄层CT是重建方式 , 而不是扫描方式 , 即一次CT扫描 , 即可以有5mm层厚的片子 , 也有1.25mm层厚的片子 , 患者不需要单独强调进行薄层CT扫描 。 薄层CT片子数量在200张以上 , 基于成本原因医院一般不会全部打印出来 , 只能在电脑上看 , 或是储存在光盘、U盘、云端 。
薄层CT分辨率高 , <5mm的结节也清晰可见 , 细节更明显 , 因此主要用于看磨玻璃结节和<1cm的实性结节 。 对于大病灶 , 薄层片子意义不大 。 一般看片子时 , 先在普通CT上找到主要病灶 , 再在薄层上看是否有多发结节 , 防止漏诊 。
低剂量CT
低剂量CT即放射量低于普通CT的扫描 。 由于肺组织为含气器官 , X线透过率较高 , 因此可以用较小的射线量 , 得到清晰的肺部图像 。
从上图两种CT扫描对比看 , 低剂量CT图像看起来锐度更高、颗粒感更强 , 但对于左肺上叶的病变的观察与普通CT并无太大区别 。 而射线暴露量约为普通CT的1/10 。
低剂量CT由于需要单独设置扫描参数 , 因此主要用于:
1、肺部病变的筛查 , 不适合头部、腹部、四肢等病变(低剂量CT仅在胸部CT扫描中有) 。
2、已知肺内有磨玻璃结节、小结节患者的定期随访 。
CT扫描幅射到底多大?
根据国家CDC发表的研究“我国CT扫描检查中受检者剂量调查结果与分析” , 胸部CT扫描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平均值为15mGy , 头为43mGy、腹部19mGy、腰椎25mGy 。
胸片的辐射量约为CT的1/100 。
人接受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全球平均年剂量为2.4mSv , 人一年可以承受的最大辐射量约为10mSv 。
Gy和Sv都是辐射量的单位 , 两者区别是Gy是指吸收剂量 , Sv是当量剂量 。 简单地说 , Sv指放射源的能量 , Gy是我们人体吸收的能量 。 1Sv等于1Gy乘以生物组织的加权系数,例如生殖腺体0.2,大腿0.01,全身0.05 。
因此 , 10mSv=200mGy(系数=0.05时) , 这样算下来一年内最多可以做13次胸部CT平扫 。 胸部增强CT一般要扫描两次 , 辐射量约为平扫的两倍 , 因此一年最多做6-7次增强CT 。 这个数量对大多数患者绰绰有余 。
当然这个计算是非常粗略的 , 现在CT设备可以用更好的软件算法在更低剂量下得到相同质量的影像 , 放射剂量较以往下降不少 , 不可一概而论 。
被胸片漏诊的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 , 40+岁 , 从2015年至今每年行胸片检查 , 提示“无异常” , 2020年的胸片上右肺中野见一结节 , 复查CT发现右肺下叶背段一个3cm左右占位 , 边缘可见分叶、毛刺、胸膜牵拉 , 内部密度不均匀 , 增强有明显强化 , 是典型肺癌表现 。 后进行手术切除 , 病理为腺癌 , 无淋巴结转移 , 分期为Ib期 。
根据CT结果回头看胸片 , 有以下几点体会:
1、如此大的病灶 , 生长时间可能超过10年 。 胸片在肺部体检时真没太大用处 , 小的病变看不见 , 大的病变看不清 , 胸片能看到的病变CT都能看到 。 因此 , 胸部CT是肺部检查的首选 。
2、根据胸片成像质量 , 2015至2018年是在A医院检查 , 2019、2020年是在B医院检查 , B医院胸片质量明显好于A医院 , 分辨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