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秸秆养牛过腹还田 “环环生金”惠农利民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崇左8月12日消息(采访人员吴良艺通讯员黄华江)8月10日 , 在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乡上龙村秸秆收储加工点 , 一个个巨大的青贮饲料裹包堆积如山 , 几个工人忙着将饲料裹包装车 , 这些饲料将发往广东等地 。
广西龙州:秸秆养牛过腹还田 “环环生金”惠农利民
文章图片
堆积如山的饲料裹包(央广网发黄华江摄)
龙州是农业大县 , 全县每年产出的甘蔗尾梢、玉米秸秆等多达80万吨 。 近年来 , 龙州县做好做足秸秆饲料化利用文章 , 把丰富的秸秆资源转化为畜牧产业发展优势 , 大力推行“秸秆+养牛”模式 , 走出了一条多方共赢的秸秆养牛产业“致富路” 。
“以前 , 蔗叶、玉米等秸秆要么烂在地里 , 要么烧掉 。 现在秸秆送到加工企业 , 随到随收、现款现结 , 甘蔗叶变成了‘金叶子’ 。 ”2021年 , 龙州县上龙乡上龙村板丰屯脱贫户禤世明通过收集甘蔗尾梢卖给加工企业 , 获得1.3万元收入 。
广西龙州:秸秆养牛过腹还田 “环环生金”惠农利民】“我们加工生产的青贮饲料 , 不仅供给本地养殖企业 , 有富余的还会销往区内外的养殖企业 。 ”龙州县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韦海忠说 , 发展秸秆饲料化加工 , 不仅能满足各地养殖业的饲料需求 , 还保护了环境 。
据了解 , 2019年至2021年 , 龙州县秸秆收储加工能力已由2万吨增到15万吨 , 其中2021年支付农户售卖秸秆款项达1342万元 。
广西龙州:秸秆养牛过腹还田 “环环生金”惠农利民
文章图片
加工生产青饲料(央广网发黄华江摄)
秸秆收、储、运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为推动养牛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保障 。
为大力推进养牛产业规模化产业化 , 龙州县创新实施“政府管建、企业管牛、农户管养”的“三管”合作模式 。 “我们公司引进良种母牛 , 调理好并配种受孕后再以一般母牛的市场价格销售给村民 , 村民领到牛后两三个月内 , 母牛即可产崽 。 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农户缩短肉牛养殖周期、降低养殖风险 , 同时也可以扩大养牛规模、增加农户收入 。 ”龙州甘牛养殖公司养殖部经理段世朋说 。
“买母牛送牛崽”的方式 , 又给农户养牛增收打了一剂“动力剂” 。 据了解 , 该县目前养牛户1200多户 , 每年群众依靠养殖肉牛、秸秆收储加工 , 户均增收超过2万元 。
广西龙州:秸秆养牛过腹还田 “环环生金”惠农利民
文章图片
用青饲料喂牛(央广网发黄华江摄)
养牛产生的大量牛粪怎么解决?龙州县建立牛粪回收机制 , 建设畜牧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加工项目 , 对各养牛小区、家庭农场产生的牛粪 , 统一由企业签订协议回购 , 并制成有机肥料后在甘蔗地还田或销往市场 , 多举措推进形成“蔗牛结合 , 以蔗保牛 , 以牛促蔗”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
此外 , 龙州县还通过粤桂协作引进了屠宰加工冷链项目 , 每年可屠宰肉牛30万头 , 项目达产后年税收可达2亿元 。
如今 , 在龙州 , 饲料生产、肉牛生态循环养殖、屠宰加工、油脂加工、冷链物流、有机肥生产等全产业链正进一步构筑完成 。 “我们着力推进秸秆过腹还田利用和肉牛产业发展 , 实现秸秆养牛 , 多方受益 , 以新业态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 ”龙州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站长胡汉桂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