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气虚生百病,气足百病消,一味黄芪巧搭配,补五脏之气

黄芪|气虚生百病,气足百病消,一味黄芪巧搭配,补五脏之气

文章图片

黄芪|气虚生百病,气足百病消,一味黄芪巧搭配,补五脏之气

文章图片

黄芪|气虚生百病,气足百病消,一味黄芪巧搭配,补五脏之气

文章图片


气虚生百病 ,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味“补气之王”黄芪以及它的五种搭配方案 , 来给心、肝、脾、肺、肾五脏“加油打气” 。
黄芪 , 味甘 , 性微温;归脾、肺经 。 具有益气固表 , 升阳举陷 , 行气化湿的作用 , 被称为“补气之王” 。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一下黄芪是如何搭配五种其他中药来补五脏之气的 。
第一种黄芪加红参 , 补心气虚 。 黄芪补气之王就不用我多说了 , 那么红参呢补虚最佳 , 可大补元气 , 益气摄血 。 心气虚这类人看上去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大很多 , 老态龙钟的 , 全身疲乏无力 , 一天到晚总想躺在床上 , 吃饭也想在床上吃 , 感觉离开床就不行 , 不爱说话 , 说两句话也有气无力的 , 还总觉得心慌 , 怦怦的 , 好像心要跳出来似的 , 睡过的床 , 躺过的沙发感觉湿漉漉的 , 老出汗 。 再看看舌头比较胖大 , 舌质淡 , 这是典型的心气虚的表现 , 那么就得大补元气 , 益气摄血 , 这时候黄芪加红参就比较适合了 。

【黄芪|气虚生百病,气足百病消,一味黄芪巧搭配,补五脏之气】第二种 , 黄芪加菟丝子 , 黄芪补气 , 补肝气虚 。 菟丝子滋补肝肾 , 明目 。 肝气虚的这类人呢经常会感觉乏力、不耐疲劳 , 干一点活或稍微运动就觉得没劲儿 , 浑身乏力 , 肝开窍于目 , 肝气不足的话眼睛干涩 , 发痒 , 眼睛看东西昏花 , 看不清 ,唇色和指甲色比较淡、面色发白、有时候会心悸气短、稍微一动就出汗比较多等等表现 , 舌头淡 。 那么这类人啊就可以参考黄芪加菟丝子来达到滋补肝肾 , 补气固表 , 明目的效果 。

第三种黄芪加白术 , 补脾胃气虚 。 黄芪补气 , 白术健脾益气 , 燥湿利水 。 这类人呢吃得很少 , 有时候感觉很饿但是也不想吃 , 没胃口 , 腹部胀胀的 , 进食后加剧腹胀的感觉 , 大便稀溏 , 沾马桶冲不下去 , 神疲乏力 , 精神萎靡 , 严重的话全身浮肿 , 面色萎黄 , 舌质淡 , 苔白 。 这时候参考黄芪加白术使用就可以健脾益气了 。

第四种黄芪加白砂糖 , 补肺气虚 。 是的 , 你没看错白砂糖也是一种中药 , 在《本草备药》里叫白霜糖 。 归肺 , 脾经 。 能够润肺生津 , 止咳 , 和中益肺 , 和黄芪一起用呢就能够补气加润肺 , 还可疏肝止咳 。 那么肺气虚这类人呢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喘无力 , 常常感到胸闷、气短 , 特别是一活动就容易加重 , 患者可以有咳嗽、咳痰 , 但是这种痰往往都是一些稀薄的痰 , 而且说话明显感觉到气短、感到疲劳、面色黄白、怕冷、怕风、容易出汗 , 舌体往往都是比较淡、舌苔较白 , 脉搏比较虚弱 , 往往都是这些症状 。

第五种黄芪加补骨脂 , 补肾气虚 。 黄芪补气 , 补骨脂温肾助阳 , 纳气止泻 。 这类人呢经常会腰酸腿软无力 , 耳鸣 , 晚上睡觉大片大片地出汗 , 小便频繁 , 面色比较淡白 , 神疲乏力;舌头比较淡白 , 男子会有遗精早泄 , 女子白带会清晰、量多 , 月经会有淋漓不尽的症状 。 这就是肾气虚弱的表现 , 那这时候用黄芪加补骨脂就比较适合了 。

好了 , 这就是黄芪的五种搭配 , 能够为你的五脏加油打气 , 现在你了解了吗?身体出现异常状况的时候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 关注屈医生 , 健康不迷路 , 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