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腌制品说“不”,来自手术室内的疾呼

周五是大手术扎堆的日子 。 尤其是一号手术室 , 必定是一台大手术 。
看到自己被分到一号术间 , 麻醉科的李医生立即调整了状态 。 他知道 , 今天又是一场大战 。
果然不出所料 , 一号术间安排了一台食管癌 。
然而 , 令他还有些纳闷的是 , 只安排了一台手术 。 按理来说 , 至少也得安排两台呀 。 就算手术很难做 , 也不至于只安排一台手术啊!
向腌制品说“不”,来自手术室内的疾呼
文章图片
这个疑问 , 当他完全了解患者情况后得到了答案:患者的肿瘤位置很高 , 而且已经侵犯了 。 外科已经不建议做手术了 , 但家属坚决要做 , 而且家里不差钱 。
麻醉签字的时候 , 患者本人和家属都再三强调“出了事和医院没关系” 。
这样的患者和家属 , 再怎么也拒绝不了了 。 尽管手术很难做、风险很大 , 而且不一定有效果 , 但大家都决定陪他们努力一下 , 去博取那个“万一” 。
光靠义气不行 , 当看到患者各种检查的时候 , 李医生头疼了 。 摆在第一关的 , 就是患者已经出现了食管-气管瘘 。 并且 , 肺部也因为反复感染而糟透了 。
所幸的是 , 术前去访视的同事已经让外科进行了抗炎和雾化等处理 。 血气分析结果 , 也勉勉强强 。
向腌制品说“不”,来自手术室内的疾呼
文章图片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 大家就开始分工合作 。 李医生这边 , 一边给患者连接各种检查导线、一边观察着患者的状态 , 不时问一些问题 。 然而患者有气无力的表现 , 让李医生深感担忧 。
患者的有气无力 ,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 即便未发生食管-气管瘘 , 这类患者的消耗以及进食困难都会让他们的状态很差 。
除了有气无力 , 惨白的脸色和嘴唇让李医生再次翻看了患者的血液检查 。
经过输血 , 血红蛋白已经勉强可以了 。 但患者消耗这么快 , 谁知道这个时候是多少呢 。
患者状态差 , 不可避免的不耐麻药 。 因此 , 麻药的量一定要精确计算、及时更改 。
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 , 一个又一个浮现在李医生的大脑中 。
开始麻醉 , 第一关就是如何插管的问题 。
向腌制品说“不”,来自手术室内的疾呼
文章图片
常规插管 , 由于气管有漏点 , 很可能气体都跑到胃里去了 。 于是 , 李医生计划表麻后清醒插管 。 这样的操作 , 也避免了患者不耐麻药而出现严重低血压的情况 。
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 , 李医生一边准备表麻、一边假装和患者聊天 , 问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
说是无关紧要 , 但麻醉医生的职业决定了不经意之间也要挖掘一些重要信息的 , 尤其是关乎安全的或者疾病原因的信息 。
向腌制品说“不”,来自手术室内的疾呼
文章图片
当问到他平时饮食有什么习惯时 , 外科医生说话了:他家是开酱菜厂的 , 他常年吃腌制品 。 可以说 , 吃了一辈子 , 他父亲也是这个病!
虽然说目前也没有把肿瘤的具体原因弄清楚 , 但业界共识已经将腌制品列为重要嫌疑对象了 。 很多研究 , 也给出来令人信服的结果 。
李医生嘴上没说什么 , 心里却埋怨他:怎么就好那一口儿呢?这下完了吧!
向腌制品说“不”,来自手术室内的疾呼
文章图片
尽管喷了表面麻醉剂 , 但插管的时候还是呛咳很厉害 。 毕竟 , 要插一根比单腔管要粗一些的双腔管 。 只有插双腔管 , 才能保证管子插得更深一些 。
当在纤支镜下看到管子越过了气管壁上的瘘口后 , 旁边的助手赶紧把全麻药物推了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