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状况,才适合做心理咨询?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 , 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什么样的状况 , 才适合做心理咨询?我想在这个问题背后 , 真正想确认的是:咨询对我的状况有帮助吗?
有趣的是 , 在问这个问题的当时 , 我们就已经展现了让咨询发挥其功能的其中一个要素 , 那便是对自我的在乎 。 那么咨询对于一个展现出自我在乎的人 , 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我生命中有数段心理咨询经历 , 其中两段经验或许能作为这个疑问的注脚 。
什么样的状况,才适合做心理咨询?
文章图片
我的第一次咨询是在大学时期 , 当时 , 我对于所选的专业相当不确定 , 内心充满着失望与无力 , 这些专业上的迷惘 , 后来逐渐扩大到生活其他面向上 , 日常也随之失序 。 在一次期中考后 , 我很确定自己那个学期完蛋了 , 同时 , 我也确定自己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 因此 , 将毕业作为目标 , 我去预约了几天后的心理咨询 。
在那段咨询中 , 心理师协助我意识到了那些阻碍自己的习惯与限制 , 并再一次评估努力毕业所代表的利弊得失 , 包含:我所愿意付诸的努力 , 得牺牲的娱乐以及结果的不确定性 。 心理师带领我以一个更明确且务实的方式看待毕业这件事 , 并在最后 , 使我以一种更果断的姿态 , 去实现了对于自己的承诺 。
而另一次的心理咨询则是在研究所毕业后 , 那时的我生活或多或少仍有些困恼 , 但具体而言 , 并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立即的问题 , 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对自己有更全面的了解 , 期待能够带着这样的理解帮助我在工作上保有更清明的意识 , 当然 , 也期待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好 。
由于并没有明显待执行的目标 , 在这段咨询中 , 每次的会谈多是从这周的生活开始 , 抑或是延续之前的主题 。 我最初也会担心 , 这样是否会让心理师认为我在漫谈 , 但有意思的是 , 这样的担心后来也成为了会谈的主题之一 。 在那段历程中 , 通过心理师回馈 , 让我逐渐发现一些自己深根在互动之中但隐而未觉的习惯 。 而当我越能觉察 , 我便越少受到习惯与反应的钳制 , 而能够以更有意识的方式进行回应 。
什么样的状况,才适合做心理咨询?
文章图片
这两段经验 , 前者是一种短期的、以达到目标为目的的咨询;另一种则是长期的、主题广泛的 , 或可以说是以成长作为终极目标的咨询 , 但无论是哪一个 , 都对当时的我都带来了许多助益 。
是故 , 面临“是否进行咨询”这个抉择的情境 , 也许是来自于一个外在的呼唤 , 例如:遭逢生命中的巨大变动 , 因此需要情绪上的宣泄、支持以及有一个人陪伴一同走过这段艰辛的路;又或者是面对生命的交叉路口 , 需要有人陪着一起讨论各种正反意见 , 理清各个选择在意识、非意识上的意涵 。
同时 , 这个抉择的情境也可能是来自于一种内在的呼唤 , 一种我们对自身的好奇 , 期待能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 , 或者处理自己在生命中反复出现的议题 。 这类的咨询会以生活作为线索 , 慢慢抽丝剥茧去探究我们的内在 , 试图去找到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核心 。 过程中 , 未解的伤痛不免会以刁钻的角度打到我们曾经受过伤的心 , 但人们也总在这些不舒服中逐渐坚强 。
什么样的状况,才适合做心理咨询?
文章图片
说实在 , 对于什么样的情况适合做咨询 , 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 毕竟咨询在长、中、短期目标中 , 各有不同的做法 。 或许正在做此思考的人 , 可以考量的反倒是咨询成本的取舍 , 它包含了务实的 , 如:金钱、时间;也包含感受的 , 如:心力、精神 。 一般而言 , 我们可以评估困扰的急迫性、能负担的费用 , 来选择免费、健保或自费的咨询;而付出的心力与精神 , 或情绪上的动荡 , 进入咨询后 , 都能够与心理师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