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生命禁区”植入药物涂层支架,解除脑血管再狭窄风险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5日讯(通讯员周珊)脑干因控制着人体的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被称作“生命中枢” , 而负责脑干供血的基底动脉一旦狭窄 , 甚至堵塞 , 则可能随时造成生命危险 。 为避免此类意外发生 , 上周 , 72岁的彭先生在武汉脑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成功植入颅内药物涂层支架 , 解除了传统支架植入后脑血管再狭窄的风险 。
彭先生患有高血压、脑梗、慢阻肺等慢性病 。 前不久 , 老人突发头晕倒地 , 意识不清醒 , 醒后甚至无法正常行走 , 加量服药也效果不佳 。 担心之下 , 一家人慕名将老人送至国家脑防委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武汉脑科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诊治 。
七旬老人“生命禁区”植入药物涂层支架,解除脑血管再狭窄风险
文章图片
术前患者基底动脉极重度狭窄 。
经迅速完善相关检查 , 发现彭先生的脑干多发梗死、基底动脉极重度狭窄 , 这一来自生命中枢的高危警报引起该院神经内科脑血管团队的高度重视 。 考虑基底动脉负责脑干等重要脑区供血,一旦出现意外 , 很容易造成呼吸、心跳骤停 , 手术风险极高 。 所以 , 在此区域进行的介入治疗常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冒险 。
该院脑血管病介入专家王万铭主任医师表示 , 若贸然进行传统金属支架植入 , 怎样在患者身体耐受的情况下解决传统支架内再狭窄是一大难题 。
时间就是大脑 , 为阻止病情恶化 , 引发致残、致命风险 。 王万铭团队即刻围绕老人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风险、手术准备、手术预案等进行了详细讨论,在家属的充分信任和认可下 , 他们制定了植入最新的高科技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的手术方案 。
王万铭解释 , 相对传统的金属合金支架 , 升级版的药物涂层支架通过支架表面特定药物的缓慢释放 , 来抑制血管内皮的增生 , 从而达到减少支架内再狭窄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 , 大大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
七旬老人“生命禁区”植入药物涂层支架,解除脑血管再狭窄风险
文章图片
王万铭正在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 。
经过充分准备 , 王万铭团队顺利为彭先生进行了基底动脉极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手术 。 术后影像显示 , 老人的基底动脉血管开通良好 , 血流通畅 。
七旬老人“生命禁区”植入药物涂层支架,解除脑血管再狭窄风险
文章图片
支架植入后患者狭窄血管血流通畅 。
七旬老人“生命禁区”植入药物涂层支架,解除脑血管再狭窄风险】目前 , 经一周的精心医护 , 彭先生的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恢复 , 语言、意识恢复正常 , 即将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