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县域丨甘肃漳县:聚力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央广网
盛夏的武阳大地 , 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 一颗颗饱满的麦穗在风中荡起层层的麦浪 , 一株株黄芪、当归等中药材散发出浓郁的药香 , 一畦畦高原夏菜青翠欲滴、沁香诱人……
瞰县域丨甘肃漳县:聚力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走进甘肃省定西市漳县金钟镇寨子川村蔬菜基地 , 辣椒、菜花、西兰花等高原夏菜长势喜人 , 陆续进入成熟采摘期 。 菜农们穿梭垄间 , 手脚麻利地进行采摘、装箱、运输 。
“去年金钟镇在寨子川村建了蔬菜大棚 , 动员群众种植高原夏菜 , 还为群众购种、提供技术指导、帮助销售 , 一棚蔬菜能卖4500元左右 , 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 ”菜农马会民高兴地说 。
瞰县域丨甘肃漳县:聚力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当地菜农采摘高原夏菜(央广网发漳县金钟镇党建办供图)
漳县金钟镇党委书记武政荣说 , 金钟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 深入实施“党建+产业”发展模式 , 在寨子川村建成现代蔬菜大棚17座 , 育苗棚1座;同时坚持政府主导、合作社引领、群众参与的发展方式 , 鼓励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 , 打造万亩有机中药材、100亩贝母种植、500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 , 带领群众走上了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
漳县紧盯“5678”关键指标支撑下的“三更有、三倍增”发展目标 , 持续深化拓展“支部+”模式 , 通过支部+公司、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基地、支部+电商等方式 , 先后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3个 。
同时 , 深入实施“双育双富”计划 , 今年从农村致富能手、优秀青年中培养发展党员76名 , 培养党员致富能人236名 , 鼓励支持村党支部和党员致富能人创办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315个 , 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 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走进漳县武当乡高家沟村党群服务中心 ,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 各个功能室窗明几净 , 资料台账整齐划一 , 办公设备规范摆放 , 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办公环境持续优化 , 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
武当乡党委副书记汪飞舟说 , 武当乡通过“下狠手、找问题、抓整改、促提升”专项行动 , 全面落实“五常管理法” , 努力提升乡村两级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 打通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漳县突出党组织和党员“两大主体” , 大力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 , 全面推行以功能区域常整理、日常用品常整顿、环境卫生常清洁、待人接物常规范、行为习惯常养成为主要内容的“五常管理法” , 进一步规范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 切实筑牢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 。
漳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赵丽娟说 , 漳县持续深化“一选两聘”、村书记和主任“一肩挑” , 加强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 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 , 实现135个行政村每村至少1名大学生担任村干部 , 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84.5% , 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4.8% , 切实强化了乡村振兴一线力量 。
同时 , 漳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 , 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 投入1100余万元建成全市首家人才公寓38套 , 有效解决了“留才难”问题 。 深化拓展“双百四联”助推乡村振兴活动 , 组建专家服务团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传递先进理念 。 举办中药材、设施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实用技能培训班32期 , 培训学员2257人次 , 增强了群众致富本领 ,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