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丨我家的“人世间”故事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饺子丨我家的“人世间”故事
文章图片
编者按:“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征文活动 , 近期陆续收到不少读者投稿 。 有反映家风、家训、家教、家书的故事 , 有挖掘老照片、老物件、老车票、老粮票、老布票等背后的故事……“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择优刊登徐汇本地读者优秀作品 , 通过一个个普通人家的“小故事” , 唤起人们的时代记忆 , 展示国家时代变迁图景的“大变化” 。
饺子
家里人都爱吃饺子 。 父亲爱吃皮厚的白菜猪肉馅饺子 , 调馅儿时碧色总是多于鲜红 , 简易爽口;母亲喜欢裹在番茄汤汁中的牛肉饺子 , 浸过汤汁的牛肉肥腴柔韧 , 和软糯的土豆粉在舌尖交织缠绕 , 暖进心头;我呢 , 则偏爱皮薄馅满的素馅饺子 , 沾沾盛在碟中的醋再滴上几滴香油 , 真是色香味俱全!
奇怪 , 一家人爱吃的饺子差别怎么这样大?直到不久前偶然的机会 , 我才逐渐解开疑问 。
饺子丨我家的“人世间”故事
文章图片
北方老家有“进门的饺子 , 出门的面”这样的习俗 。 每逢过年回家 , 爷爷奶奶总是提前准备好热腾腾的白面饺子 , 盛在鲜艳的搪瓷盘中送上餐桌 。
那年回老家恰好遇上饭点 , 一家人坐在暖和的炕上一边吃饺子一边交谈 。 回老家途中的劳累使我放慢了咀嚼的速度 , 隐约发觉齿间的饺子皮不太润滑 , 再夹起盘中其他饺子仔细观察 , 裹着汤汁的饺子皮明显比平时吃的厚得多 。 这……像是父亲爱吃的那种厚皮饺子 。 抬头看看其他人 , 爸爸和叔叔伯伯们似乎吃得很开心 , 脑门上嵌着的几条皱纹一笑更明显了 。
吃完饺子 , 我跟着父亲到院子里看盆栽 , 我拨弄着一片叶 , 随口说了句:“奶奶今天包的饺子皮有点厚诶 , 不太好嚼 。 ”父亲愣了一下说:“吃惯了就好 。 ”接着抿紧了唇 , 盯着远处的屋顶 , 半晌才垂下目光 , 拍了拍我的肩膀:“尧啊 , 知道为什么我爱吃厚皮饺子吗?”我不解地摇头 。 “当年爸家里条件不好 , 肉和白面只能限量购买 。 逢年过节包饺子 , 饺子皮是在粗粮里掺上白面 。 家里自己种了白菜 , 扭下几颗和一点肉和在一起做馅 。 所以饺子总是皮厚菜馅儿多 。 虽是糙面粗粮 , 吃在嘴里却香在心里 。 这么多年 , 爸爸和你叔叔伯伯都吃惯了这种厚皮饺子 , 哪像你们现在吃的饺子 , 一个个馅满皮薄 , 样式还多 。 ”父亲叹了口气 , 又点了点头 , 似乎在对我说 , 又像自言自语:“时代不一样喽!”我一时无言 。
爸爸品的是饺子 , 回味的是少时父母兄弟围坐 , 齿间咀嚼着粗厚饺子皮儿时心中荡漾着的那割舍不了的情怀 。
饺子丨我家的“人世间”故事
文章图片
临近开学回到上海 。 上海是多雨的城市 , 周末站靠窗的书架旁 , 还纠结着到底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还是余秋雨的散文 , 就窥见缠绵悱恻的雨丝无声息地滑进屋瓦 , 落进水洼 。
“吃饭啦!”母亲喊道 。 我赶忙跑过去 , 把手搭在白瓷碗上捂暖 。 微微荡漾的番茄汤汁浸润着碧绿的香菜豆角 , 表面泛着的油花金黄似染 , 翩跹旋转 , 托起一块块羊脂玉似的半透明粉块 , 令人抑制不住大快朵颐 。
咬开浸润汤汁的牛肉饺 , 父亲讲述的往事清晰萦绕于脑际 , 便也开口问母亲:“妈妈 , 你为什么这么爱吃汤饺啊?”母亲莞尔一笑 , 答道:“妈妈的老家到冬天特别冷 , 这个时候 , 你外婆总是煮上一大锅浓醇的番茄汤 , 我和你舅舅姨妈就聚在旁边擀面皮 , 包饺子 , 忙得不亦乐乎 。 那时候烧菜做饭还是烧煤块的呢!漫天飞舞的雪花晕染得天色愈发昏黄 , 你外公下班回家伴着开门时裹挟的寒意 , 抖落身上的雪花 。 我们簇拥着你外公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 , 捧着几只陶瓷碗 , 灌上汤汁 , 盛几只饺子浸着 , 边吃边聊 。 饺子那叫一个香!咽下的是满足 , 回味的是一种叫幸福的滋味 。 ”母亲微闭双眼 , 满脸陶醉 , 似乎又回到那编织云蒸霞蔚的小女孩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