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泡出来又苦又涩,是哪方面问题?老茶客详解背后真相( 二 )


以高山白茶为例 , 高山茶园的环境清新、空气适宜 , 茶树在此得以茁壮成长 。
在高山茶园内生长的白毫银针 , 内质丰富 。
包括甜味物质茶多酚 , 苦涩物质茶氨酸、咖啡碱等 , 还有各种香气物质 。
在用沸水冲泡时 , 各种滋味物质、香气物质均匀地释放到茶汤中 。
让人直呼一个字 , 鲜!
反观产地不好的白毫银针 , 因为环境原因 , 导致茶树生长时无法充分积累物质 。
内质不丰富的情况下 , 有可能茶叶内的苦涩物质含量较高 。
因此 , 喝起来时 , 才会觉得苦涩 。
此外 , 制茶工艺也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
白茶的制茶工艺虽然简朴 , 只有萎凋和烘干两个步骤 。
但是 , 简朴的工艺要求却不低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只有在正确工艺下制作出来的白毫银针 , 品质才得以保证 , 风味才得以保证 。
所以 , 白毫银针的品质好坏影响着茶汤的苦涩程度 。


《4》
白毫银针茶汤苦 , 可能是因为冲泡手法不对 。
有些茶友的喝茶习惯是 , 抓一把茶 , 投入保温杯或搪瓷杯中 , 倒上热水 , 一喝就是一整天 。
这样的喝茶方式 , 不仅投茶量多 , 而且闷泡时间还长 。
在茶叶长时间与沸水接触的过程中 , 茶叶内的物质不断释放到茶汤中 。
导致的后果只有一个——造成茶汤滋味苦涩 。
因为在闷泡时 , 茶叶中的咖啡碱会大量释放 。
虽说这样的茶汤喝起来 , 有提神醒脑的效果 , 但是滋味过于浓厚、苦涩 。
因此 , 泡白毫银针 , 不建议闷泡 , 而是快出水 。
快出水是指从注水到大部分茶汤倒出时 , 所用时间在7秒左右 。
有些人单纯地以为 , 快出水只是出汤时的速度要快 。
慢悠悠地注水 , 再不紧不慢地盖上盖子 , 最后出汤 。
殊不知 , 在出汤之前的前十几秒钟 , 盖碗内的茶叶已经被闷泡许久了 。
即使出汤速度再快 , 茶汤还是不甘甜 , 还是带着苦味 。
由此可见 , 冲泡手法与茶汤滋味息息相关 。


《5》
如何泡出一杯好喝的白毫银针?
当然是用朴素简洁的白瓷盖碗 , 配上快出水的方式冲泡 。
在泡茶之前 , 可以先烫壶温杯后 , 感受干茶香 。
白毫银针的干茶香 , 一般是毫香与花香相结合 , 十分清爽 。
闻过干茶香后 , 向110毫升的盖碗中投入5g干茶 。
这样的茶水比例是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的 , 浓淡适中 。
投茶完毕后 , 往里迅速注入沸水、合盖、出汤 。
在将大部分茶汤倒出后 , 不能立马喝茶 。
不仅是因为刚出汤的茶水温度高 , 入不了口 。
关键在于盖碗内会有茶汤残留 , 要进行二次沥干的步骤 。
如果没有将盖碗内的茶汤沥干的话 , 残留的茶汤会在盖碗内不断闷泡 。
影响后续的茶汤风味 , 造成后续茶汤滋味苦涩 。
在快出水的方式下 , 泡出来的白毫银针滋味鲜爽 , 令人享受不已 。
在前几冲时 , 我们都得采用快出水的方式 , 以保证茶汤的鲜爽 。
但在后面几冲 , 茶味被泡淡时 , 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喜好 , 适当增加坐杯时间 。
不论是5秒、10秒或是20秒 , 都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
如此操作 , 便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冲泡白毫银针的过程 。
泡出来的茶汤香气、滋味都不会差 。


《6》
品质优秀的白毫银针 , 不会有苦涩味 , 是鲜香醇爽的滋味 。
如果白毫银针的茶汤苦 , 必然是与品质、冲泡手法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