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度高温下驰援义乌核酸采样,有人双手蜕皮,有人热到起疹子…今天他们结束隔离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林杨青杨陶玉
历时整整一周 , 浙江省人民医院驰援义乌的核酸采样医疗队的200位队员顶着三伏天的酷暑采样超过41万份 , 圆满完成任务——他们中 , 有先后转战绍兴、嘉兴、宁波、上海等多地的老将,“征衣未解再跨鞍” , 也有满腔热血、首次出征的新兵 , “策马扬鞭启新程”;有年轻稚嫩的00后 , 也有年届退休的老前辈 。
8月17日 , 他们隔离结束 , “零感染”凯旋 。 还有二十多位核酸检测人员继续奋战义乌等地 , 在实验室与病毒作战 。
40度高温下驰援义乌核酸采样,有人双手蜕皮,有人热到起疹子…今天他们结束隔离
文章图片
双手脱皮 , 也不吭声
“凌晨3点多起床 , 5点准时到达采样点 , 直到中午烈阳高照才结束工作 。 这几天都是这么过来的 。 ”带队的护理部石爱丽副主任为队员们的付出感动不已 , “很多队员手上因为长时间佩戴手套被汗水捂得脱皮甚至严重过敏 , 大家也不吭一声 , 坚守岗位 。 ”
来自医院输血科的程晶晶是在刚下夜班的时候突然接到出征通知 。 家里还有15个月大的宝宝 , 心中的不舍没有阻碍她坚定的脚步 , 程晶晶毅然决然服从组织安排 , 匆匆收拾了行李就赶回医院 , 成为了200人中的一员 。
这样的高温天 , 到了早上七八点 , 几个户外采样点已经是阳光直射 。 程晶晶从产后就一直很怕热 , 每次一穿上隔离衣就开始流汗 , 但是作为医务人员的那份责任感让她义无反顾 。
盛夏酷暑中 , 火辣辣的太阳下 , 不变的是她面屏下微笑的眼睛 , 是防护口罩下一声声温柔的话语 。
“来 , 张大嘴巴”
“对的 , 就是这样 , 很棒”
“小朋友 , 让阿姨看看你的牙齿 , 好白啊!”她温柔、认真、仔细 , 无差错且高效率地完成采集任务 , 受到了好几位居民的称赞 。
40度高温下驰援义乌核酸采样,有人双手蜕皮,有人热到起疹子…今天他们结束隔离
文章图片
“很想宝宝 , 所以更要尽全力完成任务!希望疫情早日退散 , 所有的宝宝们都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安心地出门玩耍 。 ”提到孩子 , 这位抗疫战场上的女战士流露出母性的温情 。
汗珠湿了眼镜 , 脚步依旧坚定
“妈妈 , 你今天怎么样 , 多喝点水!”
“第四天了 , 有点习惯了 。 你自己注意安全 , 防护做好 。 ”
古有上阵父子兵 , 现有抗疫母子档 。 1号车车长梁红霞是此次出征队伍中年资最高的护士长 , 她负责稠山社区7个点位的核酸采样工作 , 从繁星点点到第一缕曙光到烈日高照 , 梁红霞的身影不知疲倦地穿梭在各个点位上 。 除了做好每一位队员的感控工作 , 她还要时时关注市民的情绪 , 维护好现场秩序 。 不断滑落的汗珠湿润了眼镜 , 模糊了视线 , 她的脚步依旧坚定 。
完成一天的采集任务回到酒店后 , 几位车长还要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复盘 , 优化采集流程 , 持续感控改进 , 确保闭环管理 。 当队员休息的时候 , 她还在与社区负责人联络 , 确定点位安排与物资准备 。
到了夜深人静临休息时 , 梁红霞接到儿子的电话 。 在梁红霞的言传身教下 , 在海宁市工作的儿子也积极投身于此次抗疫 。 在电话中 , 梁红霞反复叮嘱儿子做好感染防控 , 正确高效地完成采集任务 。 “与儿子一同上战场 , 感觉更加有力量了!”梁红霞笑着说 , “希望我们都能不辱使命 , 圆满完成任务 。 ”
休息片刻 , 仍坚持上“战场”
高温下 , 许多医务人员体力透支 , 头昏脑涨 , 但休息后仍要求重新上“战场” 。
“来之前还想着坚持不住就穿尿不湿了 , 结果压根没机会 。 我每天都在说说说 , 说话也费力气 , 全都出汗出光啦!”来自行政后勤的吕琳 , 每天的工作是维持采样秩序 , 这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一个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