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背上红痒以为是“痱子”,原来是出汗后真菌感染

六旬老人背上红痒以为是“痱子”,原来是出汗后真菌感染】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7日讯(通讯员周珊)连日高热 , 66岁的蒋先生因频繁出汗后护理不当 , 诱发并加重了真菌感染 , 后背满布红斑、丘疱疹 , 形似“痱子” , 奇痒难忍 。 经三天严格对症治疗 , 8月16日复查 , 老人的瘙痒不适已缓解 , 皮损明显好转 。
连日高温 , 蒋先生常常汗流浃背 , 因为清洁不到位 , 后背长出不少钻心痒的小红点:“以为是热出了痱子 , 局部喷酒精、拿痒痒挠使劲挠、几种激素类止痒膏药外涂都不管用 。 ”老人说 , 因为后背皮损面迅速扩大 , 还奇痒、刺痛不已 , 他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 。
六旬老人背上红痒以为是“痱子”,原来是出汗后真菌感染
文章图片
皮肤科接诊医师正在为患者查体 。
迅速完善检查 , 结合典型症状表现 , 接诊医师童咏花告诉蒋先生 , 他并不是长了痱子 , 而是患上了马拉色菌毛囊炎 , 这是一种由球形马拉色菌感染所致的皮肤真菌病 。
童咏花介绍说 , 马拉色菌是人体常驻菌群之一 , 易定植于皮脂腺丰富的胸背、面颈、肩上臂及腹部等部位 。 一旦频繁出汗又未及时清洁皮肤 , 便会打破原有平衡 , 导致马拉色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 , 刺激毛囊口产生较多脱屑并阻塞开口 , 使皮脂潴留 。 由于患者暴力抓挠 , 加上大量激素膏药及酒精刺激 , 造成毛囊扩张破裂 , 使毛囊内容物大量释放入周围组织 , 从而产生炎症反应 , 诱发并加速了病情 , 出现大片皮疹和剧烈瘙痒等急症 。
童咏花叮嘱老人立即停用原激素药膏 , 并为其制定了抗真菌药物涂抹结合红光、熏药等综合治疗方案 。
将毛囊炎误当痱子的情况不在少数 。 童咏花表示 , 单纯的痱子一般天气转凉便可自愈 , 而毛囊炎 , 特别是马拉色菌毛囊炎则不容易好转 , 一旦患上需在专业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治疗 。
童咏花提醒 , 预防马拉色菌毛囊炎 , 首先要戒烟酒、少吃油腻食物、少熬夜 , 减少焦虑和压力;日常应勤擦汗、勤洗澡 , 特别是运动出汗后 , 要赶紧把汗液擦干净 , 最好洗个澡 , 以防汗液、油脂堵塞毛孔;清洗完后 , 及时擦干身体 , 穿上干爽衣物 。 若患上该病 , 不要过度搔抓 , 以免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