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县:让青年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本文转自:人民网
“村里脱贫了 , 村子里的人也老了 。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 , 望着郝家营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大棚里的麒麟西瓜和冰草 , 张北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王伟对人民网采访人员表示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张北县七成以上农村常住人口年龄超过60岁 , 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片区县 , 以及河北省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 近年来 , 张北县在政策引领下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 2019年 , 全县199个贫困村、35639户63180名贫困人口全部出列 , 建档立卡工作被列为全国典型 。 2021年 , 全县GDP完成130亿元 , 财政收入增加到19.3亿元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
乡村振兴 , 关键在人 。 用什么方式吸引人才回流 , 共建美丽乡村 , 是王伟思考的重要问题 。 “要想吸引人才 , 还得让年轻人看到家乡实实在在的发展 。 ”王伟说 。
发展源于哪儿?产业是关键 。 据了解 , 张北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 , 带动在村群众、弱劳动力、外出回乡年轻人3类人群集聚 , 实现就业创收增收 。 通过坚持“两区”同建 , 建成公会服装加工厂、义合美北上岗箱包厂、假发制作孵化基地、穿戴甲4个扶贫微工厂以及正在推进的容北服装加工产业园 , 可吸纳就业5000多人 , 与此同时 , 引进一大批企业入驻 , 今年上半年吸纳年轻人就业3587人 。
王伟告诉采访人员 ,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 近两年来 , 返回张北县的年轻人达上万人 。 “但这还远远不够 , 乡村振兴 , 还需要以更优质的产业吸引更多人才回流 。 ”王伟说 。
张北县:让青年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文章图片
徐亚茹在德胜村光伏板下看试种的中药材生长状况 。 受访对象供图
“乡村振兴 , 需要一批有情怀、有抱负、有才华的青年接续奋斗 。 ”在德胜村“95后”党支部委员徐亚茹看来 , 返乡、入乡扎根的年轻力量 , 可以把更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带回到农村 , 有助于增强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 。
2019年从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后 , 徐亚茹在石家庄市一家医院实习 。 2020年4月 , 她选择返回家乡德胜村 。 2021年 , 她当选德胜村新一届党支部委员 , 加入了村“两委”班子 。
“一开始也想去外面的大城市闯一闯 。 但得知村里规划发展康养产业 , 配套中草药种植后 , 我想通过自己的奋斗 , 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 ”徐亚茹萌生了种中草药的想法 , 下定决心回乡发展 。
回到村里的徐亚茹 , 一边种植中草药 , 发展药膳文化和康养产业 , 一边运用网络力量 , 搭建新媒体平台 , 讲述她所理解的“德胜故事” 。
张北县:让青年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文章图片
张北县台路沟乡大圪垯村党支部书记李丽娟检查村里小商店防疫工作 。 受访者供图
李丽娟出生于张北县台路沟乡大圪垯村 , 如今是该村党支部书记 。 说起这位“90后”书记 , 村里的大爷大妈们这样评价:“丽娟见过世面 , 思想活跃 , 点子多”“丽娟回乡创业 , 可帮了我们不少忙”……
李丽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 , 在外打拼多年后 , 选择回到家乡干些更有意义的事 。
为家乡干点什么?李丽娟早有谋划 。 张北县旅游资源丰富 , 草原天路闻名遐迩 , 但高品质的民宿屈指可数 。 在李丽娟看来 , 与传统酒店行业相比 , 民宿直击当下消费者追求自我、体验生活的心态 , 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
张北县:让青年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