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村水稻,开镰了!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永丰村水稻,开镰了!
文章图片
8月20日10时40分 , 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 , 收割机驶入稻田作业 , 永丰村正式开启水稻收割 。 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吴聃摄
●永丰村共有耕地6320亩 , 目前水稻种植面积达5760亩 , 其中高标准农田3100亩
●永丰村拥有四川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 , 共测试了300多个品种 , 成功筛选出26个良品推广到全省各地
●经过测定水分、扣除杂质、计算产量后公布测产数据 , 省农科院专家宣布水稻品种“晶两优534”实收面积1.69亩 , 按照13.5%的水分含量计算 , 实际亩产达到780.2公斤
“开镰了!”8月20日上午 , 随着口令声 , 5辆收割机同时驶入高标准农田作业 ,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正式开启水稻收割 。 这之后 , 永丰村5760亩粮田将开始大规模收割 。
永丰村共有耕地6320亩 , 目前水稻种植面积达5760亩 , 耕地种粮率91% , 其中高标准农田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 。 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建成10年来 , 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中试基地里共测试了300多个品种 , 成功筛选出26个良品推广到全省各地 , 为大国粮仓贡献了优质的种源 。
当日开镰大约20分钟后 , 第一车稻谷已经过磅称重 。 经过测定水分、扣除杂质、计算产量后公布测产数据 , 省农科院专家宣布水稻品种“晶两优534”实收面积1.69亩 , 按照13.5%的水分含量计算 , 实际亩产达到780.2公斤 。
此次测产的农田属于种粮大户邵国东 。 今年 , 他共承包稻田420亩 , 种植了两个新品种 , 实施了“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 , “与普通品种相比 , 新品种预计纯收入每亩增加四五百元 。 ”
从前年的亩均670公斤到去年的680公斤 , 今年产量有望实现再次提升 。 为何能实现年年增产?秘诀就藏在邵国东承包地旁边的200亩试验田里 。 这是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 , 基地内的106个水稻新品种基本灌浆完成 。
从高空俯视水稻中试基地 , 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方块拼成一片完整的稻田 , 高矮不一、青黄各异 , 还有部分已经倒伏的水稻 。 “已倒伏的品种说明它抗折能力不好 , 茎秆比较脆弱 , 产量跟米质肯定会受影响 。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说 。
今年7月以来的高温天气 , 导致四川多地持续干旱 , 这对中试基地内的水稻新品种来说是一次特殊的“烤验”:一方面有助于科研人员筛选优质水稻 , 可以看出在极端天气下哪些品种表现优异;另一方面 , 对极端天气下高标准农田的田间管理能力也是一次大提升 。
当日 , 永丰村收割水稻100亩 。 “专家测产验收的两块田亩产达780公斤 , 可见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 ”马均说 。
永丰村的丰收是全省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一个缩影 。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 四川将高质量建设安宁河流域“天府第二粮仓” , 严格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 , 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 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良田 ,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四川力量 。
永丰村水稻,开镰了!】(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张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