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院士线上线下齐聚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实习采访人员陈汝健通讯员窦颖
8月20日 , 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暨第九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在广州成功举行 。 钟南山、吴以岭等多位两院院士及海内外医学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齐聚大会 。
多位院士线上线下齐聚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文章图片
大会现场
据了解 , 此次大会以“络病理论原创结合现代科技践行守正创新促进中西融合”为主题 , 展现了络病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产生的系列创新成果 。
如何把中医药发展好、传承好?理论创新是根基 。
络病理论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典范之一 。 络病理论是吴以岭院士经过40余年的研究 , 将中医整体思维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 系统构建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络病证治”“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 。 为此 , 以岭药业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 。
多位院士线上线下齐聚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文章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正在致辞
在开幕式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 , 不管西医研究还是中医研究 , 最终能证明这个药的技术、方法是有效的、安全的 , 就是科学的、可信的、可以推广的 。
多位院士线上线下齐聚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钟南山还表示 , 中医药的创新除了基础研究 , 还总结了几千年来的理论经验及实践经验 。 吴以岭院士团队研发的连花清瘟汲取了历代名方 , 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 , 真正发挥了作用 。
在院士论坛环节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作了题为《络》的学术报告 。 “对我们人类生命医学而言 , ‘络’就是维持生命运动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 。 ”吴以岭介绍说 , “络”指络脉 , 络脉细小 , 纵横交错 , 网络全身 。 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状态 。
脉络学说 , 用以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 。 “‘脉’在中医叫血脉 , 实际跟西医的血管在解剖学上是一个东西 。 脉络就是血管的分支 , 包括微血管、微循环 。 所以 , 要解决微血管病变 , 就要从‘脉’入手 。 ”吴以岭还介绍说 。 保护好微血管 , 才能铺就心脑健康路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庆锋在致辞中提到 , 中医络病学在理论创新、临床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在应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发挥了中医药优势 。
据悉 , 大会主席贾振华教授主持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获得了重要进展 , 有关药品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代表性中成药 。
会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樊代明、张运、王红阳、丁健等专家通过线上方式为此次大会的召开送来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