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植入的最佳时机:1-2岁之间

本文转自:新民网
耳蜗植入的最佳时机:1-2岁之间
文章图片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口普查结果数据表明 , 我国听力残疾人群2780万 , 其中0-6岁的儿童约有13.7万人 , 每1000个新生儿当中就有1-2个是听障儿童 , 并以每年新增3-10万耳聋患者的速度增长 。 是世界上听障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 。
听力障碍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 影响其一生 。 新生儿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 , 是听力残疾最有效的早期诊断技术和防控措施 , 可有效减少听力障碍对患儿的影响 。
从病因入手解决听障问题
想要解决儿童听障问题 , 需要了解其病发原因 。 据调查 , 我国耳聋残疾约5%~12%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 , 约20%由于GJB2基因突变导致 , 在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中PDS基因突变所致的前庭水管扩大约占12.8% 。 除了遗传因素外 , 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 。 40%与环境因素相关 , 如母亲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使用耳毒性抗生素、噪声、早产、产后高胆红素血症等因素 , 都与先天性耳聋有关 。 早诊断、早预防 , 有60%儿童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张劲指出 , 针对病因 , 一方面 , 建议所有的新生儿都要进行听力筛查 。 听力语言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 , 早期进行听觉言语训练 , 是非常重要的 。 另一方面 , 则要进行积极治疗 ,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已明确 , 人工耳蜗植入主要用于治疗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
要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 应该在符合植入指征的患儿2岁以前 , 最好是1岁时植入 。 既减轻患儿的痛苦 , 又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 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本市一位曾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家长直言 , “不要因为设备的问题 , 限制未来孩子的发育”“再来花时间去反复治疗或者矫正 , 那个时候耽误的就是自己孩子成长的时间” 。 看来 , 科学规范的治疗要趁早 。
早诊意识和产品安全并重
除了尽早的治疗意识 , 选择安全的产品同为重要 。 据了解 , 从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获得特许进口以来 , Ultra3D植入体和SkyCI?Marvel声音处理器的联合应用技术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 。 Ultra3D植入体打开了人工耳蜗行业的3D时代 , 该植入体可以兼容3.0特斯拉核磁共振检查 , 为听损者享受最新医疗影像学检查 , 提供了无限可能 。 声音处理器SkyCI?Marvel搭载全时声感追踪系统3.0 , 是业界第一款专为儿童和青少年设计的自动操作系统 。 它可以通过实时获取和分析儿童所处的环境 , 自动调整程序和设置 , 实现聆听场景的无缝切换 , 儿童无论是在课堂学习、户外运动、群体社交等环境中 , 提升言语清晰度和聆听舒适度 。 在海南省博鳌乐城旅游先行区 , 至今已经有超过100例患儿收益于此项技术 。 先行先试的政策让患儿不用走出国门 , 能够重获新“声” 。
当然 , 人工耳蜗只能让听障儿童获得听力 , 而他们能否学会运用听力进而达到听懂和能够进行有声语言交流的目的 , 则必须依赖有效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 张劲介绍 , 康复的形式包括在各级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机构康复、家庭康复和随班跟读三种形式 。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 , 都要坚持全面康复的理念 , 即不仅要关注听障儿童听力、语言的发展 , 还要关注其认知、情绪、行为、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
耳蜗植入的最佳时机:1-2岁之间】科学在发展、在进步 , 人工耳蜗产品的技术也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 。 未来 , 让听障儿童从小就能和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 相信不再只是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