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处暑】夏去暑犹在,4款养生食疗方助你防暑热+防秋燥

处暑|【处暑】夏去暑犹在,4款养生食疗方助你防暑热+防秋燥

文章图片

处暑|【处暑】夏去暑犹在,4款养生食疗方助你防暑热+防秋燥

文章图片

处暑|【处暑】夏去暑犹在,4款养生食疗方助你防暑热+防秋燥

文章图片

处暑|【处暑】夏去暑犹在,4款养生食疗方助你防暑热+防秋燥

文章图片

处暑|【处暑】夏去暑犹在,4款养生食疗方助你防暑热+防秋燥


第十四节气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
处暑
昨日处暑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的本义是止息
处暑即义为“出暑”
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
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
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 , 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 。 但是 , 这里要加一个但是 , 广东的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 , 此时白天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 。
俗语有“秋老虎”的说法
就是提醒人们
秋天还会有很热的时候
因此同样要注意防暑热防秋燥

一、处暑节气养生饮食原则
1、饮食清洁 , 不宜偏嗜
处暑是夏秋转换的时机 , 暑气仍有余威 , 食物易于变质 。 俗话说“病 , 从口入” , 进食不清洁的食物或腐败变质的食物 , 可引起胃肠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 , 必须注意饮食卫生 。 饮食不宜偏嗜 , 宜多样化 , 才能起到全面营养人体的作用 。
2、少食肥甘 , 清淡为宜
肥甘是泛指肥腻甘美的厚味食物 , 如动物脂肪、甜腻食品、煎炸之物等 。 这类食品虽味美香甜 , 但不可多食 。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 , 过食肥甘厚味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 处暑时此类病更要注意预防 。 中医主张饮食宜清淡 。 从古到今的养生经验说明饮食清淡是长寿的重要原因 。

3、冷热适中 , 软硬适宜
食物的温度也要适当 。 人对饮食冷热的要求不尽相同 , 一般说 , 阳性体质者喜冷饮 , 阴性体质者喜热饮 。 随人所好 , 可适当调节饮食的温度 , 但切不可过冷过热 。 食物寒温失宜 , 不仅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 , 而且会损伤人体阴阳之气 。
二、处暑养生食疗
1、沙参百合老鸭汤
【材料】北沙参、百合、麦冬各30克 , 老鸭肉500克 , 陈皮5克 , 生姜两片 。
【制法】以上食材洗净后一同入煲 , 加水适量 , 大火煮沸后 , 转成小火煲一个半小时 , 加盐调味即可 。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润燥 。 适合皮肤及口鼻黏膜干燥、大便干结之人 。
【处暑|【处暑】夏去暑犹在,4款养生食疗方助你防暑热+防秋燥】
2、川贝银耳鹧鸪汤
【材料】鹧鸪300克、川贝、南杏各15克 , 银耳30克 , 蜜枣两枚 。
【制法】鹧鸪宰杀后洗净切块 , 其余食材洗净后一同放入煲中 , 加水适量 , 煲一个半小时 , 加盐调味即可 。
【功效】滋阴润燥、化痰止咳 , 适合阴虚肺燥或温燥伤肺、咳嗽有痰之人 。

3、白果腐竹糖水
【材料】白果75克 , 腐竹40克 , 鸡蛋两个 , 冰糖适量 。
【制法】白果去壳 , 放入锅中加水煮开 , 捞出去衣去芯;腐竹用水泡开后切段 , 鸡蛋打散备用 。 将白果放入锅中 , 加水适量 , 煲30分钟后加入腐竹 , 再煮15分钟 , 倒入鸡蛋 , 最后加入冰糖调味 。
【功效】滋阴养颜、清热润燥 , 适合阴液偏虚或兼有肺热阴伤、肺燥干咳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