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好作风照亮乡村振兴好前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梯门镇大力发展万亩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 , 成立“露天党委” , 实地调研、谋划 , 解决大棚种植中的实际问题;戴庙镇嘉禾中药材种植基地的600多亩太子参进入集中采收期 , 参农采摘忙碌且有序 , 丰收的喜悦和憧憬写满了脸庞;州城街道徐庄村胡萝卜种植基地 , 一排排田垄整齐排列 , 自动播种机在各个沟垄之间穿梭作业……
东平县:好作风照亮乡村振兴好前景
文章图片
此刻 , 田间地头正在上演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画面 , 正是东平县抓作风建设、促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 以作风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 全县上下形成了实干干实、竞相出彩的好态势 , 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也成为全县干群的共同期待 。
产业的兴旺 , 承载着群众致富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东平县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 坚定不移走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 将作风建设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 全县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 蹚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增效的新路子 。
东平县:好作风照亮乡村振兴好前景
文章图片
东平县:好作风照亮乡村振兴好前景】一枝独秀不是春 , 百花齐放春满园 。 梯门镇、沙河站镇、东平街道的瓜果蔬菜 , 斑鸠店大蒜、彭集花生、旧县小杂粮、新湖小龙虾、黄河滩区中药材 , 沿湖乡镇水产品和食用菌……一个个特色化、规模化、现代化农业项目不断涌现 。 目前 , 东平县瓜菜及食用菌面积16万亩 , 大蒜面积6万亩 , 花生面积6万亩 , 大豆面积14万亩 , 中药材面积6000余亩 , 水产养殖面积27万亩 。
特色农业不仅要落地 , 还要见实效和长效 。 为此 , 该县还整合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 成立特色产业服务队 , 主动下沉一线 , “面对面”“手把手”提供现场指导 , 还通过组建微信群等方式 , 及时答疑解惑 , 帮助种植户解决技术难题 。
“县里的专家亲自来大棚里指导蔬菜种植、土壤改良的技术方法 , 还留下了联系方式 , 我们这些种植户都感到很暖心 。 ”大羊镇西旺社区蔬菜大棚种植户徐敏满脸喜悦地说 。 种植户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 群众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
在东平县 , 和特色农业一样火热的 , 还有乡村旅游 。 该县立足实际 , 盘活乡村资源 , 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 通过“旅游+农业”的带动作用 , 发展休闲农业、农事体验、采摘赏花、生态休闲旅游等 , 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旅富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夏日烟火气 , 涌动夜乡村 。 夜幕降临的塘坊村 , 白色的帐篷旁支起了木质的桌椅板凳 , 游客们欢快奔跑、愉快畅聊 , 编织起入夜的烟火气 , 草地上亮起的星空灯让夜晚的露营地更显浪漫 。 东平街道塘坊村以乡村民宿作为有效切入点 , 将露营引入乡村 , 辐射开发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项目 , 吸引游客近万人次 , 塘坊民宿入住率超80% , 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新引擎 。
东平县:好作风照亮乡村振兴好前景
文章图片
夜晚的东平湖 , 星月静挂枝头 , 灯光悄然启幕 , 湖光月影相映成景 , 美丽的东平湖多了一些璀璨和静谧 。 近期 , 东平县启动东平湖夜景亮化工程 , 对老湖镇、旧县乡、银山镇、斑鸠店镇等沿湖乡镇两侧的绿化、湿地、公共建筑等进行景观亮化 , 助力乡村品质提升 。
夜景亮化工程不仅扮靓了东平湖的夜景 , 也给周边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场所 。 “现在我们东平湖的夜景这么好看 , 每天晚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 沿着湖边散散步、消消食 , 靠着湖边吹着风 , 真是一种享受 。 ”家住老湖镇水泊社区孟庆顺大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