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是何意?道出现代人的通病

俗语“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是何意?道出现代人的通病

文章图片

俗语“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是何意?道出现代人的通病

文章图片

俗语“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是何意?道出现代人的通病

文章图片

俗语“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是何意?道出现代人的通病

在生活条件优渥的今天 , 有很多人都喊着养生 , 然而 , 大部分人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 吃喝玩乐一样不少 。 事实上 , 古人的养生之道比现代人所谓的养生科学多了 , 还总结出了一句俗语:富不住大屋 , 穷不行远路 , 老不泄残精 , 少不食壮火 。
大家平时那么注重养生 , 可知道这四句俗语都提到了哪些养生之法呢?

图片:养生俗语剧照
一、
孔子的养生观念
众所周知 , 孔子是最注重修身养性的 , 他的理念更是飞出国门 , 被全世界接纳 。 其实 , 孔子除了修身养性以外 , 在养生方面也非常在行 。
在孔子的观念中 , 想要健康长寿 , 就得有三戒 , 分别是少年戒色 , 壮年戒斗 , 老年戒贪 。
这三句话虽然只有十几个字 , 内容却直击要害 。
少年时期正是最容易迷失在情色当中的时候 , 一旦在这个年龄过于注重情色 , 不用等到老年 , 身体就呈现出未老先衰的现象了 。 再者 , 壮年时期 , 血气方刚 , 动不动和别人单挑或者干群架 , 打架这种事情 , 小则伤身 , 大则危及性命 , 所以 , 越是在壮年时期 , 越要戒斗 。
老年贪心更是世间常态 , 别说在古代 , 就是在物质如此丰富的现代 , 贪心依然是老年人的通病 。 超市里快过期的食品搞促销 , 老人们大清早跑去排队购买 , 买回家里放着的食物同样如此 。
总之 , 老人越是打着节省的旗号 , 不舍得丢掉该丢掉的东西 , 越不可能健康长寿 。 孔子的养生理念 , 说起来人人都懂 , 但是真正能做到的 , 却少之又少 。

图片:孔子漫画
二、老百姓的生活经验
除了孔子或者其他大儒总结出来的养生观点 , 古代老百姓还总结出了更加贴切生活的俗语 , 也就是大慧前面所提到的四句 。
首先 , 咱们先说说富不住大屋 。
项羽的部下曾经劝告他在咸阳定都 , 结果 , 项羽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得势 , 一定要让江东父老知道 , 否则就像在黑夜里穿着华丽的衣服 , 人们看不见他暴富一样 。
结果 , 因为这种显摆的心态 , 项羽没有把握住机会 , 彻底失去了先机 。 走错了这么重要的一步 , 项羽最终不但失去了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 , 还因为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而自刎 。
像这种有钱以后回故乡显摆的人实在太多了 , 比如明朝时期的太监王振 。 此人从一个小太监做起 , 在不知道熬死了多少人以后 , 总算爬到明英宗跟前 , 当上了皇帝的心腹 。
在吃人的皇宫里熬了那么久 , 总算熬出头 , 王振自然是想回故乡让别人看看的 。 为此 , 王振在明英宗带兵打仗时特地让军队绕路经过他的家乡 , 让老乡们看看他的成就 。 结果 , 他的目的是达到了 , 大军却因为耽误行程而失去作战先机 , 最终全军覆没不说 , 连皇帝都成了瓦剌的俘虏 。

图片:太监王振剧照
从这两件事情中可以得知 , 一个人如果过惯了好生活 , 住过了大屋 , 就会逐渐消磨掉理想 , 只顾着享乐 , 完全不利于自身发展 。
再者 , 所谓财不外露 , 一个普通人如果展示了自己的钱财 , 很有可能引起有心人士的惦记 , 从而引发诸多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