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区:乡村振兴的精彩片段

本文转自:山西新闻网
晋源区:乡村振兴的精彩片段
文章图片
直播现场 。 本报采访人员姚凡摄
晋源区:乡村振兴的精彩片段
文章图片
党员志愿者走到村民中间进行问卷调查 。 本报采访人员姚凡摄
初秋 , 采访人员走进晋源区晋祠镇花塔村 , 一条条宽阔的道路 , 一块块整齐的稻田 , 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民房 , 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 , 晋源区花塔村、新庄村、西邵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动作用 ,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 , 注重增强“造血”功能 , 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
晋源区:乡村振兴的精彩片段】花塔村:休闲农业强起来
坚持种好一粒米 , 花塔村聚焦重点、找准增点、依托特点 , 因地制宜 , 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 ,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 , 以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 , 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
在花塔村的稻田里 , 庄稼长得正欢 。 村民们笑称 , 这一亩亩稻田就是一块块元宝 。 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动作用 , 不断优化服务机制 , 创新工作方式 ,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 , 自2019年开始 , 该村一边建设完善稻田公园 , 一边发展晋祠大米上下游产业 , 形成了从育秧、收获到加工的全产业链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2019年花塔村建设稻米育秧基地40亩 , 为全区1000亩稻田提供秧苗 。 今年又流转110亩土地用于建设稻田公园育秧基地 , 育秧效率提高了30倍 , 插秧成活率提高到95% 。 所产稻秧除满足本村使用外 , 还为周边村子和其他县市提供优质秧苗 。 按照每年2000亩水稻育秧需求 , 花塔村可实现育秧收入近20万元 。
思路变 , 天地宽 。 为拓展增收项目 , 该村结合城边村地理位置优势 , 村集体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稻米种植认养项目 , 每亩每年认养费用5000元 。 2021年 , 认养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1万元 。
随着晋祠大米知名度不断提高 , 花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引进先进设备 , 利用闲置厂房 , 创办了第一个村办企业——占地500平方米的稻米加工厂 , 每年可实现增收35万元 。
农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 该村将特色农业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 将休闲观光与乡村文化相融合 , 探索民宿餐饮+农业休闲的致富路 。 同时 , 与多家商超、博览园签订大米、元宵、糍粑等产品购销协议 , 打开了销售渠道 , 以自产、自制、自销模式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
新庄村:助农直播热起来
“宝宝们 ,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我们村的葡萄……”8月22日下午 , 晋祠镇新庄村的特石农场直播间内主播李腾飞正在向观众介绍葡萄、西梅等农特产品 。 接地气的农特产品介绍和有趣的田间故事讲述相融合 , 直播间内观众热情高涨 , 一会儿功夫就收到十几条订单 。
一个支部 , 一部手机 , 一端连着农特产品 , 一端连着无数网友 , 新庄村党员干部担任“推荐官”走进特石农场的葡萄园、西梅园 , 让观众们直观地了解农特产品的生长环境、产业发展情况 。
这场直播带货拉开了新庄村党员干部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序幕 。 特石农场直播间不仅销售本村的产品 , 同时也为晋祠镇其他村的产品销售助力 。 截至目前 , 共举办4场直播 , 销售水果500余公斤 , 收入近万元 , 为全镇农特产品拓展了销售新渠道 。
“农场推出了9.9元、19.9元、59.9元亲子采摘体验套餐以及99元满十斤赠两斤水果等多样化套餐 , 让游客享受到采摘乐趣 , 也带动了散养笨鸡蛋、鸡鸭等农产品的销售 。 现在 , 来村里采摘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特石农场场长梁奔江介绍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