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於子卫:做一个鲜活的人,每天都更接近梦想|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地铁专列海报故事

融媒体采访人员 秦苗
医疗是最复杂、最特殊的“服务”行业,兼具治疗身疾、安抚心伤的双重任务。从医三十年,我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付出比其他行业的从业者更多的努力,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意味着要过“有担当”的日子。
从小就和医学结缘了,现在回想一下,能够亲自实现儿时的梦想,我觉得挺自豪。我是典型的“医二代” ,母亲是妇科肿瘤专家,父亲是药理学教授,姐姐是助产士。从小受到医学家庭背景影响,我和姐姐从父母的身上耳濡目染了很多东西。不仅是择业观,更重要的是对生病的人怀有的慈悲心、怜悯心。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觉得学医不会大富大贵,但却可以帮助老百姓渡过难关。所以高考报考了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成为一名6年制的本科生;先后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了近30年,之后加入了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担任耳鼻咽喉科主任。
医科大学|於子卫:做一个鲜活的人,每天都更接近梦想|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地铁专列海报故事
文章插图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於子卫教授
我的人生跑道,就是这条咽喉要道做医生,要懂得感恩。人的生命中总会有几个重要的人,他们可能影响你的人生格局甚至命运。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莫过于父母。他们带我入门;其次是我的老师,他给了我选择耳鼻喉专业的信心和决心。
还记得临近毕业时,自己非常迷茫。那时候分科没有这么细,综合医院分为内、外、妇、儿、四大传统临床科室,我总觉得这些专业太过传统,很难有新鲜的东西刺激我。恰好我所在的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齐鲁医院)耳鼻喉科非常有名,其中有一位耳鼻喉知名专家叫王天铎的教授,王教授主攻喉癌,他对我选择耳鼻喉专业影响很大,可以说他是我职业生涯的领路人。我在实习期开始接触到耳鼻喉科专业,虽然一直没有亲眼见到过他,但早已耳闻他在耳鼻喉领域的成绩斐然,除了对他本人的敬佩外,更多的是对耳鼻喉专业好奇,那时它似乎点燃了我内心的向往。冥冥之中,我知道我找到了人生的跑道。那个年代,大家对耳鼻喉专业的认识了解不多,刚开始我也没有切身体会,总听我的老师们用 “咽喉要道”这样的词来形容它的重要性,但具体有多重要还不清楚。从解剖学来看,咽喉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入口,同时兼具发音的功能,这些功能只有通过咽喉才能完成,可想器官虽小,却掌管生死大权。后来在我做住院医生时,遇到了一次紧急抢救,才让我切身体会到小小咽喉的重要性。
当时我和另外一位年资较高的外科医生正在上电梯。恰好遇到了一位患者同行。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突然倒地,看他的手紧紧的掐着自己的脖子,非常很痛苦,瞬间脸色被憋着青紫,我们知道如果不尽快解决缺氧,他很快就会窒息而死亡。当时我们身上也没带手术刀,摸了半天只有一只钢笔,情急之下只能用笔尖穿透他的脖子,直接捅了进去,等了几秒钟,患者马上就恢复呼吸,脸色瞬间变红润。转危为安后,患者非常感激我们及时对他施救。这件事情后,我终于领悟到“咽喉要道”的意义。
作为一名耳眼鼻喉科医生的与众不同,就是经常要与死神赛跑,在1-2分钟内利用毕生所学,当机立断,患者一口气回来就得救了。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深,也是我当医生以来第一次直面死亡,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更没见过,原来生与死之间离得如此之近,让我切身体会到耳鼻喉专科虽小,但被称之为“咽喉要道”一点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