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打好抗“小麦之癌”持久战——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 三 )


2017、2020年 , 由于新菌系成为优势小种 , 加上冬季温暖 , 病原菌基数大 , 造成了条锈病高发、大流行态势 。 但这个过程中农业科技人员测报准确 , 政府部门积极发动群众并提供资金进行防控 , 最终把病害控制在危害水平下 , 也就是“有病无灾” 。 我们今后还要做好对它有性生殖的阻止 。 新小种靠有性生殖产生 , 我们研发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 需要进一步推广、应用 , 通过控制有性生殖降低病菌变异速率 , 延长小麦抗条锈型品种的使用年限 , 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 。
条锈菌夏天在西北地区的山区潜伏 , 因此控制西部的越夏菌源量 , 对保障小麦生产至关重要 。 一方面要调动群众采取防控措施 , 还要进一步呼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加大投入 , 把来年的基础性工作做到前面;另一方面 ,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性病害 , 病菌的运动轨迹要求我们开展跨区域的全周期性防控 。 在了解病原菌致病特性基础上 , 加强抗病品种选育 , 将抗病性作为品种选育的重要指标 。 同时 , 还要注意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 , 在不同区域布局不同基因的抗病品种 , 形成一个大区的生物屏障 , 阻止小麦条锈病流行 。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 涉及政府、农民、植物保护专家等方面 , 不能“头疼止疼 , 脚疼医脚” , 而是要根据其发生规律 , 设计一条绿色防控综合控制体系 。
《瞭望》:如何改进植保存在的重治轻防问题?
康振生:重治轻防会变成依赖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控措施 。 新形势下 , 必须树立“预防为主 , 综合防控”的理念 , 深入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
做好植保工作 , 涉及科技投入政策倾斜 , 涉及基层农技人员队伍支持和条件改善 ,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 有病有虫不怕 , 只要虫不成灾 , 病不流行即可 。
从研发角度讲 , 需要了解新形势下病虫害发生规律 , 做好预测预报 。 明确农药使用时间、用量 。 统筹考虑从播种到收获过程的多种病虫害对应措施 , 包括品种抗病性、生态调控、栽培制度 , 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健康 , 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体系 , 从本质上压低病虫害基数 。 还应加大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控 , 通过植保、育种、有机农业等多领域专家充分合作 , 提高作物整体抗病水平 。
研究小麦茎基腐病需多学科共同攻关
《瞭望》:为什么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会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暴发成灾?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
康振生:茎基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土传病害 , 最早于1950年发现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 目前在美洲、欧洲、亚洲等数十个国家均有发现 。 在我国 , 小麦茎基腐病属于新发病害 , 2012年在河南焦作沁阳首次报道 。 目前 , 该病在黄淮海小麦主产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山西、陕西等省扩展蔓延 , 发病面积逐年扩大 , 已经蔓延至西北、华北及长江流域麦区 。 尤其在豫北、豫中东、鲁西南、鲁西北、冀中南、陕关中、晋南等地区部分麦田造成巨大损失 。 据调查 , 一般病田损失可达20%左右 , 严重地块损失达到60%以上 。 该病害除造成产量下降外 , 病原菌还可以侵染穗部造成穗腐病(赤霉病) , 并产生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真菌毒素 。
该病害发生危害 , 与品种抗性水平、耕作制度、土壤环境、田间病原菌数量以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 目前生产上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抗性水平较低 , 大多数对茎基腐病表现感病或高度感病 。 我国黄淮麦区主要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制度 , 秸秆还田使病菌容易积累 , 加上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生态环境恶化、机械跨区作业造成病害传播 , 都使病害易于发生和流行 。 气候变化导致冬暖和小麦灌浆期干旱少雨 , 也加重了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及危害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