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拥有这个特质,小心是抑郁、焦虑的前兆

|当你拥有这个特质,小心是抑郁、焦虑的前兆

文章图片

|当你拥有这个特质,小心是抑郁、焦虑的前兆

文章图片

|当你拥有这个特质,小心是抑郁、焦虑的前兆

文章图片

|当你拥有这个特质,小心是抑郁、焦虑的前兆

文章图片



Q为什么精神内耗会导致抑郁、焦虑?
A:
前段时间 , 一个名为《回村三天 , 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一夜爆火 , 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 , 大家纷纷感慨二舅的命运多舛 。
设想中本应光辉灿烂的人生 , 因为一个意外戛然而止 。 但二舅没有气馁 , 他豁达乐观地面对所有苦难 , 活出了独属于自己的人生 。

他的生活态度令人动容 , 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 , 面对难以逆袭的困境 , 首先想到的是逃避 。
于是逐渐陷入精神内耗的漩涡 , 不断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
怎么做才能远离精神内耗呢?想明白这一点 , 我们首先得明白精神内耗是什么 。

困住我们的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不是心理学中的专有名词 , 它是从别的领域引用过来的概念 , 用以形容个体在精神活动中自己和自己斗争 。
一个人的行为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 具体可以被划分为5个基本步骤:接收信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做出行动-得到反馈 。
简单而言 , 也就是看到事物-认知事物-根据认知做出反应的一个过程 。 精神内耗就是停留在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两个步骤不动弹 。
我们会像卡bug一样反复过度地进行思考 , 而不采取行动 。 这会大量消耗我们的心力 , 从而使我们感到疲累乏力 。
比如想要外出游玩 , 普通人可能会想:外出游玩是件快乐的事 , 我要邀请我的朋友加入 。 想好之后就会付诸行动 , 对想邀请的朋友发出邀约 。
而精神内耗的人可能会想:
外出游玩好像挺好的 , 但会不会太晒?准备物资会不会太麻烦?一个人去会不会不好玩 , 要不还是邀请朋友一起?...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 精神内耗的人群在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的环节 , 会有很多发散性的思考 。
他们会不断强化事情难度 , 提高执行行为的门槛 , 最终导致了行为的难产 。 这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学习、工作、生活效率的降低 。
除此之外 , 它也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情绪 , 让我们持续地焦虑、抑郁 , 甚至出现吃不下、睡不着的情况 。

内耗者的共同特点
让我们不自觉精神内耗的原因有很多 ,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性格因素 , 研究发现容易陷入精神内耗的人拥有以下4个性格特点:
高敏感人群高敏感人群拥有比常人更强烈的同理心和情绪体验 。
所以他们在处理各类外部信息时 , 会比旁人关注到更多细节 , 也会产生更多反思 , 这让他们更容易陷入精神内耗 。
最常见的情况是在亲密关系中 , 他们会很在意他人的想法 , 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 , 他们也能发散想象到很坏的结果 , 这让他们经常感到心累 。
完美主义者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群 , 会忽视现实情况 , 对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 。 如果事情发展不如预期完美 , 他们就会因做不到而不断纠结 。
所以追求完美是把双刃剑 , 能够实现会产生巨大成就感 , 反之则会造成精神内耗 。

自我评价低不自信的人对自己的整体评价一般是负面的 , 他们忽视了自身存在的积极部分 , 盲目认定自己很糟糕、很差劲 , 这让他们在做事情时容易畏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