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总被扔掉的“边角料”,其实是养生好物!吃法详解——

我们的日常烹饪与饮食中 ,
难免产生厨余垃圾 ,
比如菜叶、根茎、瓜皮、果核等 。
而在这样“去粗取精”的过程中 ,
我们一不小心就可能“走宝”了:
许多重要的营养 ,
其实就藏在不起眼的边角料里 。
这些总被扔掉的“边角料”,其实是养生好物!吃法详解——】只要用对了 ,
它们也能成养生高手!
今天有约君为你盘点了几种
家中最常见的几种边角料 ,
为你详解如何妙用 。
玉米须:利尿消肿降血糖
不少人吃玉米时 , 都习惯把玉米摘得干干净净 , 叶子、须和芯自然也只能扔掉 。
其实 , 玉米说得上是“全身都是宝”的典范 , 尤其是不起眼的玉米须 , 就值得单独拎出来讲讲 。
这些总被扔掉的“边角料”,其实是养生好物!吃法详解——
文章图片
详解玉米须
从中医的角度看 , 玉米须性平 , 味甘、淡 , 归膀胱、肝、胆经 , 它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利尿消肿、利湿退黄 。 一般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引起的小便不利 , 肾病引起的水肿、肝病引起的黄疸等 。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 , 玉米须有利尿、降血压、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功效 , 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好帮手” 。
玉米须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 , 如皂甙、黄酮、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 。 其中 , 皂甙是玉米须中降低人体血糖的主要成分 , 它能够降低基础血糖水平和抑制外源葡萄糖刺激下的血糖升高 。
试试这样吃
玉米须最常用的做法就是煲汤或煮茶 。 煲玉米汤的时候 , 可以直接洗净 , 连须一起煲汤 。 也可将新鲜玉米须晒干 , 放入保鲜袋密封备用 。
玉米须枸杞茶
材料:玉米须(鲜品)15克 , 枸杞5克 。
做法:将玉米须、枸杞放入锅中 , 加入适量清水 , 大火将水煮沸 , 再以小火煮20分钟 , 即可饮用 。
点评:利尿消肿、养肝明目 , 适合伴有口干、口渴症状的糖尿病人饮用 。
玉米须冬瓜煲瘦肉
材料:玉米两条、玉米须(干品)5克、冬瓜(带皮)500克、瘦肉100克 , 生姜2大片(3~4人量) 。
做法:先将两条玉米洗净切段 , 玉米须洗净备用;冬瓜不去皮洗净切块;瘦肉切块 , 洗净焯水;拍扁生姜片 。 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 , 加入适量清水 , 大火煮沸后 , 改用中火煲约1个小时 , 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
点评:利水消肿 , 解暑祛湿 , 尤其适合舌苔比较白厚、小便黄而少的人群 。
生姜皮:利水消肿 , 平衡寒热
很多人在烹饪放姜片时 , 都会顺手把生姜干皱的姜皮刮掉 , 殊不知 , 生姜皮其实有大作用!
详解生姜皮
中医认为 , 生姜味辛、性温 , 具有发汗解表、止呕解毒的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凉 , 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 因此有“留姜皮则凉 , 去姜皮则热”的说法 。
试试这样吃
一般情况下 , 只要脾胃不是非常寒凉 , 烹饪普通菜肴时 , 不用去皮 , 姜和姜皮寒热平衡 。 但如果烹饪一些凉性食材 , 比如冬瓜绿豆白萝卜时 , 可以将姜皮去掉 , 用生姜的热性中和食材的凉性 。 而当夏季吃羊肉时 , 可以只放姜皮 , 以中和羊肉的热性 。
不过 , 当生姜用于治疗时 , 是否去皮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 可咨询中医师的意见 。
比如 , 风寒感冒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 , 喝生姜红糖水可以缓解 , 此时的生姜最好是去掉皮的 , 因为生姜皮有碍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