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的人要小心了!缺少社交改变大脑结构,还能让人减寿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因为“社恐”而不愿意与他人社交 , 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普遍现象 。 但这篇文章将向我们讲述 , 无论是社交的缺失 , 还是内心的孤独感 , 都会对生理与心理健康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
“社恐”的人要小心了!缺少社交改变大脑结构,还能让人减寿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当我们长期处于独居状态 , 或者缺少与其他人的社交来往 , 这种状态被称作社交隔离(socialisolation) 。 而这样的社交隔离状态 , 时常会令我们产生忧伤的情绪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孤独感(loneliness) 。
需要说明的是 , 社交隔离这种客观状态 , 与主观感受的孤独感并不能划上等号——例如 , 一些人频繁社交但内心仍感到孤独 。 但由于紧密的相关性 , 这两种状态常常会受到研究的同时关注 。
迄今为止 , 大量研究关注了社交隔离以及孤独对我们健康状况的影响 , 而这样的影响总是具有危害性 , 甚至可能致命 。
“社恐”的人要小心了!缺少社交改变大脑结构,还能让人减寿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例如 , PerspectivesonPsychologicalScience期刊的一篇综述论文就曾指出 , 社交隔离、孤独感与多种健康问题高度相关:这些人患上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都更高 。 此外 , 社交隔离者和孤独者过早死亡的风险也分别增加了29%和26% 。
另一些研究则指出 , 拥有孤独感的人们自控力更低 , 出现抑郁、睡眠问题等精神健康问题 , 以及染上酗酒习性的可能性也更高 。
而《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则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社交隔离对动物身体的影响:长期独处的果蝇的基因表达、神经活性以及行为都发生了不利的变化 , 例如它们往往会吃得更多、睡得更少 。 (更多阅读:
诺奖团队最新发现:孤独是一种病 , 连果蝇都会睡不着觉

在社交隔离、孤独感的众多健康危害中 , 大脑结构与功能受到的直接影响 , 同样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 。
近期 , 一项发表于《神经元学》期刊的研究就指出:社交隔离及其引起的孤独感 , 会造成大脑灰质体积减少 , 并且降低个体的认知能力、增加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 。
“社恐”的人要小心了!缺少社交改变大脑结构,还能让人减寿
文章图片
根据“社会脑假说” , 我们的大脑演化出了支持与他人社交、沟通的特征 , 拥有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 。 那么 , 处于孤独或社交隔离的境地时 , 我们这个有利于社交的大脑可能会受到影响 。
“社恐”的人要小心了!缺少社交改变大脑结构,还能让人减寿】为此 , 这项研究首先探索的问题是:社交隔离与孤独感如何影响灰质 , 这里是神经元大量聚集的区域 。 研究团队收集了英国Biobank数据库中近50万人的认知表现等数据 , 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57岁 。 这些数据中 , 还包含约3.2万人的磁共振成像数据 。 根据日常社交情况 , 分为社交隔离、社交频率超过每月一次、超过每周一次等不同组别 。
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表明 , 社交隔离、孤独的人认知表现更差 , 包括记忆力更弱、反应时间更长 。 此外 , 研究还发现这类人群大脑众多区域的灰质体积减少——具体而言 , 包括处理声音、协助编码记忆的颞部 , 与注意力、计划能力与复杂认知任务相关的额叶 , 以及参与学习、记忆的关键脑区海马体 。 研究还指出 , 较小的灰质体积与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进程之间存在联系 。
社交隔离与认知功能的长期关联 , 也在为期12年的随访中得到了支持:社交隔离的人患上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了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