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螃蟹三问:当前蟹灾怎么救 秋后蟹价贵不贵 往后螃蟹怎么养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江苏螃蟹三问:当前蟹灾怎么救 秋后蟹价贵不贵 往后螃蟹怎么养
文章图片
高淳养殖户塘口开机增氧 。 丁蔚文摄
河蟹养殖是我省淡水渔业中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主导支柱产业 , 目前 , 全省养殖总面积约为400万亩 , 年产值超300亿元 。 今年7、8月份 , 长江流域遭遇60年未遇的极端高温和连续干旱 , 给我省河蟹养殖带来严峻挑战:蟹塘水质降低 , 螃蟹死亡率升高 , 生长缓慢 , 少数蟹塘甚至干塘弃养 。
应对持续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 , 蟹农眼下如何抗灾自救?今年秋冬螃蟹的市场预期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高温常态化趋势 , 往后的螃蟹该如何养?带着这些问题 , 采访人员8月底、9月初和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相关专家一起 , 前往南京高淳、苏州昆山等地河蟹产区进行了采访调研 。
1问:
螃蟹死亡率增加、生长缓慢 , 蟹农当下如何救急?
省稳产保供调研组渔业生产水产品调研报告显示 , 我省各地高温干旱受灾情况不容乐观 , 总体情况苏北好于苏南 , 苏州市、常州市受灾情况较为严重 , 部分河蟹池塘每日死蟹达到2—10只/亩 。 应对灾情 , 在省农业农村厅向苏南、苏北等地分别派出专家组实地指导的同时 , 全省各级2500多名水产技术人员也深入一线帮助蟹农精准施策 。
南京市高淳区今年有河蟹养殖面积21.58万亩 , 放养蟹苗2.28亿只 。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叶平介绍 , 螃蟹要经过5次蜕壳 , 一般7月中旬蜕完第4壳 , 每蜕壳一次个头增长一倍 。 今年的持续高温造成塘口螃蟹延迟一个月蜕壳 , 不少螃蟹没蜕完 , 个头偏小 , 死亡率高了 。 同时 , 因为干旱后水草缺氧腐烂 , 产生硫化氢、氨氮等 , 也导致螃蟹慢性中毒死亡 , 在气温下降后 , 仍然有部分螃蟹会死亡 。
高淳南山金甸南京蟹业公司的李建伟 , 今年养了500亩螃蟹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天气热 , 螃蟹进食很少 , “很多蟹四壳蜕不出来 。 现在没蜕壳的只有不到1.5两重 , 蜕过壳的大约在2.3两到2.4两 。 往年这个时间应该长到2.8两到3两 , 大的能到4两 。 ”站在塘口 , 采访人员却看不到塘里的螃蟹 , 这又是为何?李建伟说 , 长时间高温 , 螃蟹钻到泥里了 , 原本水草下面很阴凉 , 今年连泥里也热 。
李建伟有4个塘口种植了伊乐藻 , 水草腐烂后 , 部分区域补种了水花生、水葫芦 , 塘口降温明显 。 “水花生像被子一样盖在水面 , 要增加增氧机 , 增强通透性 。 ”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葛家春给他建议 。 标准化养殖池塘水位都在0.8米至1米左右 , 葛家春还指导李建伟增加水位降低水温 , 要想办法加水到1.2米至1.5米 。 高淳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邢文翔建议蟹农 , 补种复合型水草及黄花水龙、水葫芦等漂浮植物 , 建立条状遮荫带 , 高温期水草覆盖率要控制在50%—70% , 及时捞出腐烂水草 , 加水降温 , 开机增氧 , 合理投饵 。 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首席专家潘建林还建议 , 补放小扣蟹 , 明年抢季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我省多个大闸蟹养殖区 , 当地的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指导养殖户通过“蟹草共生”的模式帮助螃蟹“战高温” 。 常州市组成7个指导组 , 进村入户指导养殖户渡难关 。 镇江市组织市、县渔业技术人员组成“亚夫科技团”队伍 , 挂钩水产养殖企业 , 现场“把脉” , 指导养殖户防灾减灾减损 , 将高温对螃蟹养殖的影响降到最低 。
2问:
上市迟产量低 , 今年秋冬蟹价会否“横着走”?
受高温干旱影响 , 今年我省螃蟹市场预期如何?
上市时间推迟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今年我省的主要大闸蟹产区均不同程度受到了高温影响 , 阳澄湖大闸蟹也出现了推迟蜕壳现象 。 中秋是往年大闸蟹消费的第一个小高峰 。 螃蟹上市推迟 , 加上今年中秋日提前到了9月10日 , 比往常提早了10天左右 , 中秋基本没有成熟大闸蟹上市 , 能够上餐桌的也就是二两五左右的“六月黄”了 。 “高淳螃蟹正常中秋节就要上市 , 今年推迟上市将影响蟹农增收 。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建军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