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县:环境整治有“特”招 抵边彝寨换新颜

本文转自:文山日报
富宁县:环境整治有“特”招 抵边彝寨换新颜
文章图片
富宁县:环境整治有“特”招 抵边彝寨换新颜
文章图片
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实践典型案例之十三富宁县木央镇上寨村位于中越边境上 。 近年来 , 上寨村党小组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 , 全力推进以“摆整齐、弄干净”为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 村容村貌大大改观 , 村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 树立了良好的国门形象 。 2019年被评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组 。 每日开展一次“卫生清洁”行动 。 在党总支干部的指导下 , 组织村民商讨制定了以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 , 推动村民树立“摆整齐、弄干净”的卫生意识 。 并采取“党员群众1+N”模式 , 明确划分了13个党员责任区 , 实行1名党员负责包干4户群众 , 13名党员刚好包干全村52户 。 由党员户牵头 , 要求家家户户每天早晨必须打扫室内、房前屋后及庭院地面卫生 , 做到卧室鞋子衣物、客厅桌椅柜凳、厨房锅碗瓢盆、院内农机柴火及其他杂物摆放“一条线” 。 每周开展一次“垃圾整治”行动 。 为培养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文明习惯 , 上寨村小组干部组织党员、有威望的村民代表 , 发动村民每周开展一次以路旁、水旁、宅旁、村旁、地旁、山旁、公共区域旁等“七旁”为重点的“垃圾清扫”大整治行动 , 挨家挨户清理、整理房前屋后的柴堆、粪堆、杂物堆等“三堆” , 严格执行柴堆、杂物堆摆放“一条线” , 粪堆不裸露 。 对于村民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 , 可回收的垃圾变卖到废品收购店;不可回收的垃圾 , 属于易燃垃圾的由农户自行定点焚烧 , 属于固体垃圾的先由各家各户分类收集装袋放好 , 村里每周开展大扫除日集中收集运往固体垃圾集中收集点进行处理 , 村中生活垃圾整治成效十分明显 。 “现在群众爱干净的意识已经逐步提高 , 各户都能自觉的收集垃圾 , 见到路上有垃圾也都会自觉捡起来带回家 , 在我们村已经看不到有色垃圾到处飞的现状了” , 上寨村小组组长吴义雄自豪地说 。 每月开展一次“示范观摩”行动 。 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 , 上寨村都秉持一个典型示范胜过一打理论说教的原则 , 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身边人 , 首先从环境卫生较好的党员户、群众代表户入手 , 每月由村小组组长带领全村群众观摩学习 , 以示范户为榜样 , 全面推开家庭内务整理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 确保各家各户都达到“地干净、物整洁、人精神”的目标 。 同时 , 在村内推广示范“无害化厕所”建设 , 对污水、粪肥进行无害化处理 , 解决了人畜粪肥污染问题 。 通过全村共同努力 , 村民思想认识切实转变 , 卫生清扫形成常态化 , 环境脏乱差顽疾得到根治 。 每季度开展一次“检查评比”行动 。 为促进村民之间比学赶超 , 上寨村小组在做好村党总支每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检查评比的基础上 , 借助《村规民约》制度 , 每个季度针对全村52户家庭环境卫生 , 村组内再次组织开展一次卫生大评比活动 , 每户抽1名代表组成村卫生保洁检查队 , 对全村52户房前屋后柴堆、农具摆放和家庭环境卫生等进行检查评比 , 评选出优、中、差三个等级 , 并将评比结果张贴在村里公告栏进行公示 。 通过检查评比 , 村民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攀比”的风气逐渐形成 , 村民的荣辱感逐步增强 , 家家户户比学赶超氛围浓烈 , “不能因为我家卫生差就让我们村被评为差村”的思想已悄然形成 。
往期回顾
文山市:以农村建设“六件套”谱写乡村振兴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