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宅家】神志病科:睡眠——生命的补给

疫情当下,人们在面对外界压力和应激性事件时 , 常常出现失眠症状 。 前不久,中科院院士陆林在抖音与中国科协联合出品的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谈到“隔离在家的居民 , 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会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反应,并给出一份数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 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 , 9000万焦虑症患者 , 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 。 同时陆林在《院士开讲》中提醒 , 大众应该做好长期心理准备 , 及时调节情绪 , 保证睡眠 。 下面 ,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医师来和大家谈谈睡眠与健康 。

睡眠的重要性
清代医家李渔曾指出:“养生之诀 , 当以睡眠居先 。 睡能还精 , 睡能养气 , 睡能健脾益胃 , 睡能健骨强筋 。 ”即道出了睡眠的养生之道 。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 , 食补不如睡补 。 ”人要顺应自然规律 , 即天醒我醒 , 天睡我睡 , 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 在日常睡眠中提高自身正气 , 抵御外邪 , 不受侵袭 。

失眠的危害
睡眠是保障健康的必要条件 , 睡眠不足可能引起脑功能紊乱 , 导致认知调控能力下降 。 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日益升高 。 睡眠问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高都有关 。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 , 长期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 , 诱发其他疾病 , 影响健康 。
失眠给不少人带来困扰 , 而造成失眠的因素有很多:疼痛、情绪焦虑、生活习惯不健康等 。 很多人借助药物帮助睡眠 , 专家提醒 , 借助药物改善睡眠只能是短期行为 , 长时间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
【健康宅家】神志病科:睡眠——生命的补给
文章图片

失眠的治疗方法
目前非药物干预方法是睡眠障碍患者的一线治疗 。 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ofInsomnia , CBT-I)、物理治疗、中医治疗、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 。 非药物治疗因其安全性较高 , 不良反应较少 , 且临床效果较为明显等特点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
A认知行为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 为早期的轻症患者提供治愈的可能 。
B物理治疗改善睡眠质量 , 增加睡眠总时长及睡眠深度 , 减少夜间醒来时长和次数 。
C中医治疗辨病辩证 , 综合分析 , 给予个性化治疗 。
D音乐疗法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 长期坚持可以有效减少向严重疾病发展 。
E运动疗法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水平 , 提高日间的觉醒水平 , 长期坚持增强患者的社会功能 。
【健康宅家】神志病科:睡眠——生命的补给
文章图片

怎样才能保证良好睡眠
1、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
2、建立起有规律的每日生活 ,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 晚上准时上床睡觉、早上准时起床的生活习惯;
3、白天适度的体育运动;
4、限制白天睡眠时间;
【健康宅家】神志病科:睡眠——生命的补给】5、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 每晚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 , 如创造安静整洁的入睡环境 , 避开噪声、光线刺激 , 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养成泡脚、喝杯牛奶等习惯 。
6、睡觉前自我调节、自我心理暗示 , 如听听音乐或缓缓计数 , 做放松训练 , 能加快入睡;
7、多参与团体活动 , 放松紧张烦躁的心情 , 可以让自己的紧张的神经得到有效的缓解 , 自然睡眠也就好 。

睡前需要做到“三不”
1、不过饱:中医讲“胃不和则寝不安” , 晚餐吃的过饱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 扰动脾胃的阳气 , 因此 , 晚餐宜吃七八分饱 , 并且尽量清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