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县:美丽庭院的“小生意”助力“大经济”

本文转自:人民网
傍晚时分 , 克东县蒲峪路镇齐心村村民刘跃杰从田地里忙活回来 , 在自家门前一亩小院里收拾着种下的大白菜 。 绿油油的白菜叶在阳光照射下 , 显得格外晶莹剔透 , 一排排立在田垄间 , 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
克东县:美丽庭院的“小生意”助力“大经济”
文章图片
刘跃杰家小院里种植的大白菜 。 人民网焦磊摄
近日 , 人民网“我和我的新时代”乡村振兴采访调研活动走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 , 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 , 农民依托自家小院的“小生意” , 书写出县域发展的“大经济” 。
“我们家2018年就开始进行小院种植了 , 在不影响种大田的前提下 , 门前的一亩小院种了大白菜 , 等到秋收之后 , 运到县城批发卖掉一部分 , 自己冬储一部分 , 每年能增收7000到8000元 。 ”刘跃杰说 。
近年来 , 克东县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小院经济 , 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 , 把发展“小院经济”作为贫困户实现增收的突破口 。
长期以来 , 克东县外出打工居民偏多 , 农村出现了不少荒废的院落 , 利用率偏低 。 为此 , 克东县出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奖励补助政策》 , 通过建立奖励机制 , 鼓励村民按照自己的意愿 , 规划庭院大力发展特色蔬果种植和畜禽养殖 , 把自家小院的一亩三分地建设成“致富园” 。
“对于脱贫户、监测户 , 利用自家闲置庭院 , 发展蔬菜、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 , 达到半亩地以上 , 销售收入达到500元 , 我们就给予奖励;对于当年新购的鸡鸭鹅 , 根据养殖规模 , 每户给予1000元以内奖励;对于新增种植的中草药 , 每亩补贴1000元 。 ”克东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孙权表示 , 今年计划投入660万元资金 , 用于发展小院经济奖补 , 目前小院经济已经覆盖了98个行政村 , 通过订单种植 , 全县参与庭院种植的户数达到9800多户 , 庭院养殖13000多户 , 带动脱贫户、监测户5800多户 , 户均年增收达2000元 。
如今 , 在克东县的许多农村 , 家家户户的门前的小院里 , 种着辣椒、玉米、蔬菜等农作物 , 把农村点缀的五颜六色 。 也有许多农户门前养了牛、羊、鸡、鸭、鹅 , 给农村生活带来许多生机 。
“年头好的时候 , 青刀豆一亩地能挣3000多元 , 种完以后还可以接着种白菜 , 有合作公司来收 , 生活水平可提高太多了!”昌盛乡翻身村村民史龙感慨道 。
如今的史龙一家承包了600亩地种苞米 , 再根据订单种植要求以不低于市场价卖给下游农产品合作公司 , 一亩苞米地能挣300多元 , 一年下来纯种植收入达到十多万 。 每年夫妻两口种地仅忙活两个月 , 闲时也在小院里种了不少农作物 , 可以卖也可自己吃 , 冬天没法种地的时候外出打工 , 加上种地两口子一年总共收入20多万 , 比纯外出打工还多 。
作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 , 克东县通过组织农户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电商等签订回收合同 , 实现了庭院经济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
据了解 , 昌盛乡还依托一家农产品公司 , 签订青刀豆和粘玉米订单 , 在每个村专门安排一名小院经济联系员 , 负责搜集有意向进行订单种植的村民并联系公司 。 公司提供化肥 , 并派技术员去到有种植意向的村民家里 , 进行种植辅导 。
农产品公司的劳动力大多来自周边农村 , 用工最多的时候每天需要800多人 , 7月到9月是用工高峰 , 季节性比较明显 。 通过采取订单种植方式常年吸纳当地村民就业 , 公司年累计用工超过5万人次 , 人均年增收5500元 , 并大力推进小院种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