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孩子一般活不过2岁,但她却用稚嫩的肩膀顽强抗争着

广场上 , 一群孩子正在欢快地跑着跳着 , 他们你追我赶 , 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 他们尽情地享受着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 。 可是有这么一群孩子 , 尽情地玩耍在他们眼里成了奢望 , 他们是一群被判定活不过2岁的孩子 。 全身肌肉无力、没有力气站立、没有力气喝水吃饭 , 甚至连呼吸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 。 他们就是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 。 脊髓性肌萎缩症 , 简称SMA , 是类似渐冻症却比渐冻症更为严重的隐性遗传病 。 患者多在儿童时期发病 , 最典型表现就是肌肉萎缩造成运动功能严重受限 , 而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呼吸衰竭则是患者首要的致亡原因 。
这样的孩子一般活不过2岁,但她却用稚嫩的肩膀顽强抗争着
文章图片
(图为高若倚)
根据患者起病年龄和临床病程 , 将SMA由重到轻分为4型 。 最严重的1型也称婴儿型 , 呼吸肌无力突出 , 多数患儿在2岁内死于呼吸衰竭 。 而我们今天故事要讲的主人公高若倚 , 就是这样一位SMA患儿 。
这样的孩子一般活不过2岁,但她却用稚嫩的肩膀顽强抗争着
文章图片
(图为高若倚和爸爸)
2019年7月10日 , 在陕西省神木县 , 刘小艳在一家人美好的期盼中迎来了小女儿高若倚 , 娇小可爱的样子逗得一家人心都化了 。 若倚一天天长大 , 可是妈妈刘小艳发现若倚的力气很小 , 三个月了头还是抬不起来 , 翻身更是从来没有过 。 因为每个孩子情况都不同 , 刘小艳觉得若倚可能就是发育晚了点 。 到了六个月时 , 若倚的身体却越来越软 , 连扶坐都是软趴趴的 。 这些情况引起了刘小艳的警惕 , 她带着孩子到了当地的儿保科检查 , 医生看过若倚后 , 直接建议前往上一级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 想起女儿的种种表现 , 刘小艳心里十分忐忑 。
这样的孩子一般活不过2岁,但她却用稚嫩的肩膀顽强抗争着
文章图片
在西安儿童医院做完详细检查后 , 若倚被确诊为SMA 。 刘小艳拿着一纸确诊书彷徨地抱着孩子坐上了车 , 看着怀里孩子安详的睡脸 , 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 一滴滴落在了诊断书上 。 看着纸上渐渐模糊的字 , 她侥幸地想:如果这个病和确诊书一起模糊了该多好 。 但是生活的残酷并没有打倒这个坚强的母亲 , 她想着只要有一丝希望 , 她就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 。
这样的孩子一般活不过2岁,但她却用稚嫩的肩膀顽强抗争着
文章图片
于是6个月大的若倚踏上了康复训练的路 , 无论严寒酷暑 , 每隔一两天刘小艳都会带着若倚去康复中心进行运动、水疗、经颅磁等等康复训练 。 每天刘小艳都会早早起床做好饭 , 把儿子送进幼儿园后又急急忙忙地带着若倚训练 。 虽然康复训练起到的效果不大 , 但是她从不气馁 , 她想着即使孩子不会坐 , 不会站都没有关系 , 她可以做孩子的手和脚 。 只要若倚活着 , 她就觉得有希望 。 就这样她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 可是上天却又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
这样的孩子一般活不过2岁,但她却用稚嫩的肩膀顽强抗争着
文章图片
(图为刘小艳和高若倚)
刘小艳一直小心地呵护着若倚 , 北方的冬天寒风凛冽 , 刘小艳从不敢带若倚出门 。 可是尽管这样 , 在若倚一岁半的时候 , 还是因为不明原因的发烧被送进了抢救室 , 被诊断为重症肺炎 。
可能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很普遍的发烧 , 可对于若倚来说 , 却是在鬼门关徘徊 。 医生说:“孩子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 ”这句话让刘小艳彻底崩溃 , 从来没和孩子分开过的她 , 一想到孩子自己在监护室的无助就忍不住流眼泪 。
这样的孩子一般活不过2岁,但她却用稚嫩的肩膀顽强抗争着
文章图片
若倚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挺了过来 , 有了这次监护室的经历 , 刘小艳对若倚更加无微不至 , 像对待温室的花朵 , 天气不好时甚至连康复中心都不敢去 , 生怕孩子有闪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