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的人会长结节、息肉或囊肿,中医怎么看?3个因素了解下

到医院体检或诊查 , 有的诊断报告上 , 经常出现息肉、结节、囊肿的结论 , 这是异常增生的信号 , 且已出现一定规模 , 通过仪器检查已能清晰发现 。 有的人或已能感受到一些不适症状了 。 那么如何理解“息肉、结节、囊肿”?中、西医有不同的看法 。
从西医看:
结节 , 是器官发现有肿物 , 属于某种病变 , 如肝、乳腺、肺、甲状腺等部位多见 。
为何有的人会长结节、息肉或囊肿,中医怎么看?3个因素了解下
文章图片
息肉 , 就是器官粘膜有异常增生 , 或已引起癌变 , 出现“多余的肉” 。 临床常见的息肉有鼻腔、胃内、肠内、胆囊、宫颈等位置 。
囊肿 , 囊内有水、液等流质 , 肿胀起来了 。 多见于乳腺、甲状腺、肝、肾、胰腺、卵巢等部位 。
中医怎么看结节、息肉、囊肿的?起因是什么?
中医认为 , 人体是一个运行的系统 , 某个地方出错 , 会引起后续不良反应 , 通常是六步:虚——寒——湿——凝——瘀——堵 。
为何有的人会长结节、息肉或囊肿,中医怎么看?3个因素了解下
文章图片
虚是最先出现 , 也是人数较多的状态 , 外在表现是疲劳、乏力 , 没有精神 , 血、气运行都有这个异常状态;
寒是有意无意接触过多冷气、寒风、冷饮、凉水等 , 身体受寒气侵入;
湿是寒气慢慢侵蚀和体内脾胃运行不畅 , 各种因素综合引起;
凝是湿气重滞 , 气血难以推动 , 逐渐凝固抱团 , 身体出现酸、痛症状 , 浑身不舒服;
瘀是凝的状态持续不缓解 , 血流不畅 , 慢慢出现麻木、胀痛的感觉;
堵是血瘀后的状态表现 , 人的体质下降 , 各种疾病开始报到 。
为何有的人会长结节、息肉或囊肿,中医怎么看?3个因素了解下
文章图片
但人不是随随便便就冒出虚的问题 , 初始因素有气郁的问题 , 因为气是推动内部运转的重要物质 。 气郁发端是肝 , 也叫肝气不畅 。 肝主情志、升发、藏血、疏泄 , 因为各种影响心情的事情很多 , 压力大 , 聚在一起 , 发散不开 , 慢慢就肝郁了 。
由于气、血是紧密相连的 , 气郁滞了 , 血的流畅也受影响 。 而且中医里血的起源也是肝 , 肝郁会直接影响血的运行 , 出现血瘀的问题 , 表现为脸色不红润 , 毛发干枯 , 长痘上火 , 手脚易有麻木感等 。
由于肝位于人体中焦 , 中焦是上焦、下焦汇聚的枢纽 , 还含有脾、胃、胆等脏器 , 肝郁会波及到脾胃 , 脾是后天之本 , 主运化、升清 , 胃是腐熟、降浊 , 人体内的升、降出现问题 , 而且气血先前已因肝郁受到影响 , 所以人体会产生湿气 , 湿气增多 , 排解不畅 , 会出现痰凝 。
为何有的人会长结节、息肉或囊肿,中医怎么看?3个因素了解下
文章图片
就这样 , 气郁、血瘀、痰凝 , 相互影响作用 , 人体就具备了“堵”的条件 , 长期不关注调理 , 结节、息肉、囊肿就出现了 。 可以说 , 堵的原因各有差异 , 但堵的后果 , 初期是结节、息肉、囊肿 , 后面不注意调理、缓解 , 会生瘤、癌变 。 在尚未开始堵之前 , 就开始未雨绸缪 , 是中医治疗的初衷 。
如何化解气郁?以肝气疏导为先 , 中成药比较便捷 。 正值春天 , 正是疏肝解郁的时节 , 根据症状轻重、所处肝郁阶段不同 , 可选择柴胡舒肝丸、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越鞠丸等调理 。
但光化解气郁 , 忽略了活血散瘀 , 会事倍功半 , 甚至走弯路 。 活血散瘀 , 首选桂枝茯苓丸 , 但如果伴有怪症状 , 如血瘀时间太长 , 还出现神经衰弱、烦躁失眠、嘴唇干枯发黑、面色暗沉等症状 , 可用血府逐瘀丸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