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鼻炎”摧残的朋友,你需要的选药攻略来了~( 二 )


2、虽然很罕见 , 但有使用激素鼻喷剂出现鼻中隔穿孔的报道 , 因此喷鼻时应始终远离鼻中隔;
3、第二代激素鼻喷剂全身生物利用度比第一代要低 , 全身吸收的量更少 , 引起全身副作用的可能性更低 。
剂量和疗程
一般而言 , 从该年龄段的最大推荐剂量开始治疗 , 超过最大推荐剂量不会增加疗效 , 因此不建议超量使用 。 规范的治疗疗程是用药不少于两周 。 医学上有个说法叫“最低炎症持续状态” , 也就是说起始用药后只是表面控制了炎症 , 但其实炎症仍继续存在 , 通常需要坚持用药2~4周后复查1次 。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调整用药:如果症状明显缓解 , 就继续用药4周 , 可以适当减少药量;
如果症状改善不理想 , 可以适当增加药量(比如原来每天1次 , 现在调整为每天2次)来改善症状 。 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才缓慢减量(每周减量一次) , 有些患者可以隔日一次或按需使用激素来控制症状 , 即用最小有效剂量维持治疗 。 而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 , 则需要长期规律用药 。
对于症状轻微、不经常发作的过敏性鼻炎 , 或已知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来说 , 可以规律或者按需使用激素鼻喷剂 。 在已知过敏原的情况下 , 建议在接触过敏原的前两天开始使用 , 持续使用到过敏原暴露结束后两天 。
被“鼻炎”摧残的朋友,你需要的选药攻略来了~
文章图片
激素鼻喷剂的使用要点
1、如果鼻腔有鼻痂时 , 在激素鼻喷剂使用前 , 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器清洗或生理性海水盐冲洗鼻腔 , 因为如果有鼻涕或鼻痂阻挡药物 , 可能造成治疗的失败;
2、使用激素鼻喷剂时 , 瓶身直立或可稍侧向鼻翼 , 保持头部微微前倾 , 喷完药避免头部马上仰回来 , 因为这会导致药物从鼻子流到喉咙;
3、喷的时候配合轻轻用鼻吸气 , 吸气力度类似于轻闻花香 , 不要用力吸 。 如果有药液流到喉咙 , 吐出去而不要咽下去 。
以布地奈德鼻喷剂的具体使用步骤图解为例:
步骤一、将瓶身摇晃数秒钟 。 像图1那样握住瓶身 。 首次启用请按动数次 。 如果停止使用超过14天 , 请清洁喷头后朝空气中喷2下直到看见药液喷出;
步骤二、首先清洁鼻腔 , 擤出鼻涕 。 将喷头插入鼻孔(不应插太深) , 用手指堵住另外一侧鼻孔 , 轻轻低头以使鼻喷朝向鼻子后部;
步骤三、按动鼻喷 , 同时配合轻轻的吸气 。 喷完后缓慢仰起头数秒钟 。 另一侧鼻孔也是同样的步骤 。 使用鼻喷后15分钟内不要擤鼻涕;
步骤四、用干净的纸巾清洁喷头 , 盖好瓶盖将瓶身直立放置 。
二、儿童用药
过敏性鼻炎在2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不高 , 激素鼻喷剂基本上都用于2岁以上的患者 。 极少数2岁以下有严重症状的患儿 , 需要医生的谨慎评估和利弊权衡 。
家长们排斥激素是担心激素的副作用 , 但鼻腔喷剂只是作用在鼻腔的局部范围 , 被人体全身吸收的量很少 , 因此是比较安全的治疗鼻炎的药物 。 目前关于长期使用激素鼻喷剂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还都是比较令人欣慰的 , 但出于谨慎起见的考虑 , 对使用疗程超过三个月的患儿 , 仍应定期做儿保 , 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
抗组胺抗过敏药
抗组胺鼻喷剂
常用的有左卡巴斯汀、氮卓斯汀等 。
和激素鼻喷剂相比 , 抗组胺鼻喷剂起效迅速 , 可以按需使用 。
口服抗组胺抗过敏药
口服抗组胺药分为三代:
第一代最常用的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 , 盐酸苯海拉明等 , 这一类药疗效相似 , 一天多次给药 。 由于脂溶性较高 , 较易通过血脑屏障 ,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犯困 。 而且第一代抗组胺药对于小于六岁的孩子 , 安全性不明确 , 不适合儿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