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医生揭秘:抽出来的血,最终去了哪里( 二 )


在检验科室 , 医生会为这些血液样本进行简单的预处理 , 这个预处理过程可能包括例如离心分离血浆或血清 , 将其放入专用的试管中冷藏等步骤 。
这些试管会被标记并送到各种精密的仪器中进行血液分析 , 例如血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免疫检测等等 。

而对于采集的血液样本中多余的血液 , 医院通常会保存一段时间 , 这是为了防止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 , 需要进一步检查时 , 可以使用同一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 。
这样可以保证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有更好的了解 , 然而 , 这些保存的血液样本只会保留一段时间 , 一般不超过一年 。
超过保留期限后 , 这些血液样本就会按照医疗垃圾的处理程序进行销毁 , 这是因为血液样本保存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其检测结果 , 而且也可能涉及患者隐私等问题 。
因此 ,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卫生和安全 , 过期血液样本需要及时销毁 。

验血结果应该怎么看?血常规
血常规化验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血小板和红细胞 , 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的浓度等参数;如果白细胞明显增高 , 通常考虑体内存在细菌感染;如果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降低 , 通常考虑贫血;另外 , 如果血小板数量过少 , 可能会出现凝血功能降低的情况 。
肝肾功能
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转氨酶的水平 , 如果转氨酶明显增高 , 可能提示肝细胞受损 。
肾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 , 如果这些指标明显增高 , 可能提示肾功能不全 。

血糖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通常低于6.0mmol/L , 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 , 需要进一步做糖耐量检测 , 以排除糖尿病可能 。
血脂
血脂检查主要是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的水平 , 如果这些指标均明显升高 , 代表高脂血症 。

抽血不是胳膊一伸就完事 , 还要注意这些问题饮食
在抽血前一般需要禁食8小时 , 尤其是需要检查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时 , 禁食时间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
喝水
即使需要禁食 , 仍建议在抽血前喝些水以保持水分 , 这有助于找到血管和减少局部不适 。

紧握拳头
在抽血时 , 可以紧握拳头使血管凸显 , 这有助于护士或医生定位静脉 。
避免剧烈运动
在抽血前 , 应避免剧烈运动 , 因为运动会导致血液流向肌肉 , 使抽血困难 。
放松心情
抽血时保持放松和镇静 , 紧张和焦虑可能导致血液流动减慢或发生晕厥等不舒服情况 。

阅读延伸:血常规能查出癌症吗?血常规是一种常规的血液检查 , 它可以帮助检测许多健康问题 , 包括感染、贫血、白血病等 , 但是它通常不能用来检测癌症 。

虽然血常规可以检测出一些与癌症相关的指标 , 例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 但是这些指标并不具有特异性 , 它们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 例如感染、炎症和其他疾病 。 因此 , 血常规无法准确地诊断癌症 。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有癌症 , 建议进行针对性的癌症检查 , 例如乳腺癌、肺癌、胃癌等 。
这些检查通常包括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 这些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出癌症并进行确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