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慢性疾病,相互影响,加强综合管理,才能控制健康损害

咱们同胞中 , 约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1.3亿糖尿病患者、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 。 每3位心力衰竭患者中 , 至少有1位 , 患2型糖尿病 。 每3位慢性肾脏病患者中 , 至少有1位 , 患心血管疾病 。 每3位心力衰竭患者中 , 还至少有1位 , 患慢性肾脏病 。 三大慢性疾病 , 相互依从 , 相互影响 , 只有联防联治 , 实现主要指标的全面控制 , 才能减少健康损害 。
三大慢性疾病,相互影响,加强综合管理,才能控制健康损害
文章图片
得了慢性疾病 , 患者本人及家属 , 整天忙乎 , 量血压、测血糖、排队找专家、四处寻偏方 , 但是 , 实际效果 , 却让人心凉 , 就像按住了葫芦又浮起了瓢 。 比如 , 咱们同胞中的高血压患者 , 控制率只有16.8% 。 再比如 , 糖尿病患者中 , 能够实现血糖、血压、血脂等3项指标全部达标者 , 不足12% 。 慢性疾病患者太多 , 悲剧也不少 , 很多患者 , 因为1种疾病控制不佳 , 导致另1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受损 , 引起病情恶化 。 比如 , 本来只是1个血糖偏高的壮汉 , 吃了几年药之后 , 却发现 , 肾功能也不行了 , 最后 , 因为心肌梗死被送进急诊室 。 这是为什么呢?
三大慢性疾病,相互影响,加强综合管理,才能控制健康损害
文章图片
文体明星 , 经常玩跨界 , 比如 , 足球踢不进世界杯决赛圈 , 可以通过综合表演 , 捞回一点出镜率 , 开不了演唱会的人 , 可以试试脱口秀 。 但是 , 在医学里 , 却是分科越来越细 , 看病的时候 , 最想弄清楚的问题 , 是挂哪个科、或是哪个疾病专家的号 。 但是 , 人 , 是1个整体 , 每个系统和器官 , 都存在相互关联 , 尤其是心脏、大脑、肾脏 , 往往会同时受到某1种疾病的影响 , 然后 , 导致多种并发症 。 比如 , 血压控制不住 , 就会导致肾脏功能衰竭、脑梗 。
三大慢性疾病,相互影响,加强综合管理,才能控制健康损害
文章图片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 , 是慢性疾病的三大主力 。 如果没有综合管理的意识 , 就可能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 。 以糖尿病为例 , 20%至40%的患者 , 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 , 而最终的死亡原因 , 75%是心血管疾病 , 其次是肾脏疾病 。 如果1个糖尿病患者 , 只是盯着血糖 , 却从来不管血压、血脂、蛋白尿水平 , 等到出现心血管、肾功能损害的时候 , 治疗难度就会增大 。
三大慢性疾病,相互影响,加强综合管理,才能控制健康损害
文章图片
在最近开展的第25个高血压日活动中 , 早筛、早治、全面达标的理念 , 开始得到重视 。 因为 , 研究表明 , 3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 存在心率加快 , 从而增加心梗或心衰竭的风险 , 因此 , 需要实现血压、心率的双达标 , 才能减少猝死风险 。 具体而言 , 单纯高血压患者 , 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 , 心率低于每分钟80次 。 如果存在冠心病 , 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 , 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 。 同时 , 高血压患者 , 也要检测血糖、血脂水平 , 避免血压、血糖、血脂等风险因素叠加 , 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上升 。
三大慢性疾病,相互影响,加强综合管理,才能控制健康损害
文章图片
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三大慢性疾病 , 需要联防联治 , 重点前移 , 综合管理 。 定期筛查 , 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 每年的定期体检 , 需要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 及时发现糖耐量受损 。 体检时 , 还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生物标志物等检查 , 了解心血管疾病风险 。 此外 , 还要做肾功能筛查 , 比如 , 微量蛋白尿检测 。 日常生活中 , 也应该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心率等指标 , 以及体重和腰围的变化 , 只有将内分泌与代谢、心脑血管、肾脏等问题 , 进行共同关注和预防、治疗 , 才能减少健康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