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寒露后养生:“3秋2鱼”不错过,“4不5要”保平安

养生|寒露后养生:“3秋2鱼”不错过,“4不5要”保平安

文章图片

养生|寒露后养生:“3秋2鱼”不错过,“4不5要”保平安

文章图片

养生|寒露后养生:“3秋2鱼”不错过,“4不5要”保平安

寒露 , “露气寒冷 , 将凝结也” 。 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 露珠寒光四射 。
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 , 遍地冷露 。
寒露降温后的养生重点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 , 10月8日至10日将迎来一股冷空气 。 虽然不像国庆期间那般强势 , 但仍会导致部分地区的气温再创新低 。
但中东部多地、长江中下游一带最低气温都或将再创立秋后新低 , 就连“冬日穿短袖”的广东下周的最高气温也将不足30℃ 。
随着气候逐渐转冷 , 世间万物包括我们人类自身的“阳气”也开始逐渐收敛 , 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和维持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
除了预防寒邪的侵袭 , 同时还应促进自身阳气的收敛与保养 , 因此这也是我们寒露养生的重点 。
寒露养生谨防感冒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 此时是冷热交替的时节 , 温度下降特别快 , 预防感冒自然是第一要务 。
要做好这点 , 请记住4不5要 。
一、“4不”——4个部位不能冻到

01头部不能冻
头为诸阳之会 , 若是受凉 , 则阳气丧失 , 凉气向下易引起有感冒 , 向上则易导致颈部血管收缩 。
02腹部不能冻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 , 脾胃经、肝肾经都会从这里穿过 。 一旦腹部受凉 , 经脉容易气血瘀滞不通 , 对体内的诸多脏器功能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
03脚部不能冻
“寒从脚生” 。
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 , 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 , 如果脚部受寒 , 血液瘀滞的负面影响将会波及全身 , 各个部位都可能供血不足 。
所以不能让脚部受凉 。
04关节不能冻
关节受冻 , 会让关节中的滑液变得更为粘稠 。
这么一来 , 关节活动就不再灵活 , 导致整体活动受限 。
二、“5要”——5件暖身事要常做

01一碗暖身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十分适合冬季养 。
乏力、头晕、心慌、怕冷等人群 , 多是血虚、阳虚体质 , 可时不时来一碗“当归生姜羊肉汤” , 食补身体 。
02一盆泡脚水
热水泡脚可以舒筋活血、缓解疲劳 。
但水温不宜过高 , 时间不宜过久 。 40摄氏度左右的水泡15分钟即可 。
如果这么做之后 , 身体仍然无法回暖 , 可以试着在水中添加些许米酒 , 这样一来 , 活血暖身的泡脚效果将更明显 , 还能起到助眠的作用 。
03一杯暖身茶
茯苓水加蜂蜜 , 口感甜蜜 , 还能提供充足的热量 。
在手脚冰凉、食欲不振的时候 , 来上一杯 , 是再舒适不过的享受了 。
04一套暖身衣
秋冬内衣十分贴身 , 所以要选用柔软的柔软 ,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衣物的保温性 。
中层的衣服则不能过紧 , 最好有良好的透气性 , 能让衣物间保持比较干燥的状态 。
外衣则要注重防风 , 尤其小心脖子、腰部、脚踝等部位受凉 。
05一个暖身穴
深秋季节 , 脖颈、手脚、小腹最易冰凉 。 按摩命门、神阙、关元等穴位起到散寒补阳气的作用 。
寒露食补推荐3秋2鱼寒露时节 , 在饮食方面应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 , 既可补脾胃 , 又能养肺润肠 , 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状 。
寒露养生 , 不妨多吃点“3秋2鱼” 。
一、“3秋”——3种秋季蔬果可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