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会以失败而归呢?( 三 )


元军不但再次遇到了流行病 , 而且 , 由于粮船被截 , 粮饷将尽 , 被迫退军 。
这一次 , 安南军不仅仅是骚扰了 , 而是据险扼住元军退路 , “击其暮归” 。
元军且战且走 , 损失惨重 , 逃走 。
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会以失败而归呢?
文章图片
至元三十年 , 忽必烈下令再征安南 , 但不久忽必烈病死 , 成宗即位 , 下诏罢征安南 , 双方通好 。
除第三次外 , 两两次交战 , 进程基本类似:元军进攻顺利 , 安南军败奏——元军遇到瘟疫、粮饷断绝 , 被迫退军——安南军“击其暮归” , 重创元军 。
安南军的这种套路 , 说明了3个问题 。
除了此前提到的丛林地形、瘴气外 , 还有补给线也是一个问题 。
越南北部的红河流域没有内河与云贵高原、广西盆地联系 。 红河与珠江之间 , 没有灵渠这样的运河 。
红河上游在我国境内的横断山脉 , 但由于落差巨大 , 无法通航 。
因此 , 中原王朝由北而攻时 , 补给非常困难 , 要长时间投放大军 , 需要海路运输 。
一旦海运受到骚扰 , 大军就容易出现严重的补给困难 , 不能持久 。
因此 , 元军虽能屡屡攻破其都城 , 但不能持久 , 只能退军 , 并在难行的丛林地带被敌人“击其暮归” , 遭遇失败 。
明代对越南的战争
明代建立后 , 安南又向大明称臣纳贡 。
朱元璋将安南列入“不征之国” , 双方维系了良好关系 。
其后 , 安南发生政变 , 外戚黎氏篡位 , 大杀陈氏宗族 。
陈氏请援于明成祖 , 加之黎氏又屡屡侵犯、挑衅大明 , 明成祖遂出兵安南 。
此次 , 明成祖委派的靖难名将张辅 。
张辅的水平不是盖的 , 三下五除二 , 攻占升龙 , 捉拿了黎氏父子 。
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会以失败而归呢?
文章图片
随即 , 地方千名父老请求重设郡县 , 明成祖遂改安南为交趾 , 设三司 , 直接统治 。
然而 , 明成祖用人不当 , 委派的官吏贪污暴虐 , 当地又发生了反明起义 。
尽管明军屡屡击败起义军 , 但战事仍然久拖不决 。
明成祖去世后 , 宣宗君臣认为成本太高 , 遂废除三司 , 撤回内地 , 接受安南纳贡之请 , 再次将关系恢复到“宗藩”关系 。
如此 , “明属时期”结束 。
事实上 , 明代在安南统治的结束 , 早年朱元璋的见解已说明了问题 。
朱元璋认为:安南等地方 , 与内地远绝 , 统治成本很高 。 而且 , 得其地、其民 , 对中原王朝意义不大 。 同时 , 安南等国对大明威胁不大 , 倒是北方游牧民族威胁着大明的统治 。
因此 , 尽管大明取得了重大胜利 , 但是 , 由于统治成本过高 , 财政负担较大 , 不利于集中精力对付北方的威胁 。
大明由此放弃了对安南短暂的直接统治 。
清代对越南的战争
清代时 , 安南再次分裂 。
形势不利的后黎朝向大清求救 , 乾隆遂派孙士毅率军救援 。
孙士毅的清军连战连捷 , 击败软氏 , 重以黎维祁为安南国王 。
随即 , 乾隆认为大功告成 , 传令班师 。
孙士毅因各种原因 , 没有及时班师 。
然而 , 当孙士毅初一北上 , 阮氏反攻 , 再次驱逐了黎维祁 , 并趁清军春节期间松懈之机迅速追击 , 清军损失惨重 。
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会以失败而归呢?
文章图片
随即 , 阮氏上表臣服 , 乾隆也不再追究 , 封王了事 。
这一次 , 清军还是栽在了老地方:回师途中 。
此次 , 清军并无直接占领之意 , 其目的只在扶植一个失败的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