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最新成果: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显著

已有百年历史的经典降糖药物二甲双胍 , 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拓展 。
刚刚结束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第58届年会上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学科带头人、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李光伟教授分享了一项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CDPP)成果 , 这是中国首项大规模二甲双胍干预糖尿病前期(IGR)人群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旨在比较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 该项研究成就揭示了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
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最新成果: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显著
文章图片
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最新成果: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显著】目前 ,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 , IDF)推测 , 到2045年 , 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7.83亿 。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 , 人群规模已经过亿,并呈快速增长趋势 , 严重影响国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
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副总裁及医学事务负责人毛京梅提到:“糖尿病前期是进展为糖尿病的重要阶段 , 也是发生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 如果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 , 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 因此 , 防止糖尿病前期进展 , 也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节约相关医疗成本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方式 。 ”
相关临床试验表明 , 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干预 , 可以降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 此次报告的研究项目 , 又为二甲双胍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 。
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
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二甲双胍的历史可追溯到一百年前 。 1922年 , 爱尔兰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二甲双胍 。 1957年 , 法国科学家首次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 。 当时是默克推动了二甲双胍的商业化并制成片剂在法国上市 , 并于1995年将二甲双胍原研药品格华止?引入中国 。
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最新成果: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显著
文章图片
经过长达60多年的临床应用和循证医学验证 , 二甲双胍已成为国内外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首选治疗药物 , 也是当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 。 虽然近年来有多种新型降糖药物出现 , 但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首选降糖药 , 二甲双胍在全球的使用量仍然持续增长 。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第58届年会上分享的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项目于2017年4月正式启动 , 2021年6月 , 最后一例受试者出组 。 入组标准为:根据WHO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1999) , 于随机化前2周已被诊断为IGR;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1~32之间 , 年龄18~70岁 , 男性或非妊娠期、非哺乳期且3年内无生育计划女性;既往6个月内未使用降糖药 , 6个月内未服用减肥药物 。 1706名受试者以1:1随机分组 。
经过至少24个月的干预 , 主要研究终点显示: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相比 , 二甲双胍+生活方式干预组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了17% 。 此外 , 研究还表明 , 二甲双胍组对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体重、BMI、HbA1c等指标也有显著降低 。
早发现、早干预
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有效方式
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 , IDF)发布的《2021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 , 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7亿 。 据IDF推测 , 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83亿 , 成年人的患病比例可能达到1/8 。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群呈快速增长趋势 。 根据IDF的统计数字 , 过去10年间(2011~2021年) ,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9000万增加至1.4亿 , 增幅达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