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会以失败而归呢?

回顾宋、元、明、清对安南的战争 , 答案就非常清楚了 。
五代以前
自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 , 到968年“大瞿越国”建立 , 古代越南大部地区曾为中原王朝的郡县 。
越南人将这段历史称为“北属时期” 。
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会以失败而归呢?
文章图片
这段时间 , 当地也曾发生了一些反抗中原王朝的战争 。
不过 , 这些战争 , 其实与其他地区的反抗是一样的 , 主要是朝廷无道 , 官逼民反 。
因此 , 当朝廷以武力镇压 , 并推行良政后 , 事情能很快平息 。
比如 , 东汉初年 , 交趾太守苏光贪暴 , 交趾之民奋起反抗 , 爆发了“二征之乱” 。
刘秀派马援前去平定 。
马援一面进军作战 , 一面“穿渠灌溉 , 以利其民” , 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 迅速平息了叛乱 。
又比如 , 唐朝末年 , 安南都护李琢贪残 , 敛财害民 , 交州地区的各族人民联合南诏 , 攻占了交州 。
大唐派高骈前往镇抚 。 高骈一面作战 , 一面安抚各族人民 , 并整治江道 。 结果 , 不平定了叛乱 , 还使官民称颂 , 安定了安南 。
由此来看 , 五代以前 , 中原王朝对安南地区的战争 , 多能取得完全胜利 。
现代一些越南史学家将五代以前交趾、安南的一些叛乱归为“反侵略”是不客观的 。
中原王朝能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长时间统治该地 , 如果不是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 , 这是不可想象的 。
南汉对越南的战争
五代时 , 各节度使割据一方 , 纷纷建国 。
兵强马壮者割据一方 , 在当时是普遍现像 。
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会以失败而归呢?
文章图片
而当时原本统治了安南的南汉政权又暴虐无道 , 因此 , 安南等地的豪族也自立 , 不服从南汉的统治 。
南汉曾派兵镇压 , 但中伏而败 。
其后 , 南汉主认为“不祥” , 不再对之用兵 。
此战的细节 , 各方记载不详 。
然而 , 从几个关键词 , 能看出南汉失败的原因 。
(1)、“中伏”:独特的丛林地形 。
越南的山脉、高原占全国面极的3/4,集中于北部和中部 , 河流千余条 , 构成行军屏障 。
而且 , 古代当地的树木繁多 , 开发程度低 。
这是极利于伏击作战的地形 。
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兵越南,为什么最后都会以失败而归呢?
文章图片
这一特点 , 不但是南汉败北的重要原因 , 也是后来普遍存在的困难 。
(2)、“不祥”:南汉政权的无力 。
兵败后 , 南汉朝廷认为“不祥” , 不再继续用兵 。
事实上 , 南汉朝廷自平定安南十二州后 , 因南楚、闽等政权的威胁 , 一直抽不出足够力量直接统治安南地区 , 只有实行及羁縻政策 。
在南汉用兵前 , 该地区的杨廷艺已经起兵 , 处于实际自立状态 。
因此 , 南汉无力继续对安南继续用兵 , 主要是因其自身实力有限 , 而北部、东部的威胁过大 , 无能为力 。
而且 , 安南的吴氏政权击败南汉后 , 称王十余年后 , 再次归附南汉 , 接受南汉的册封 。
越南与北宋的第一次战争
北宋崛起 , 连灭十国 , 统治安南的丁氏政权又向大宋称臣纳贡 。
大宋接受了丁氏政权所请 , 由此 , 古代越南与我国的关系 , 由“州郡”关系调整了“宗藩关系” 。
此后 , 丁氏政权被黎桓篡位 。
宋太宗为重立丁氏政权 , 遂出击黎氏 。
宋军在白藤江大败黎氏 。
然而 , 宋军三路事权不一 , 进退不同 。
黎桓抓住机会 , 诈降 。 引诱侯仁宝部孤军冒进 , 并突袭宋营 , 大败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