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断崖式”下降,小心“冻”出这种病,门诊病人已增多!

近段时间
南京的气温“断崖式”下降
来我院就诊的心脏疾病患者
已增加约三成
我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林松表示 , 气温骤降以后 , 门诊和急诊的心血管病人都明显增加 , 尤其是既往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 比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 气温骤降以后 , 症状明显加重 。
气温“断崖式”下降,小心“冻”出这种病,门诊病人已增多!
文章图片
林松介绍 , 高血压患者对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 , 气温骤降时 , 人体的血管会自然收缩 , 很多人血压出现较明显波动 , 继而引发脑血管意外、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等疾病 。
气温“断崖式”下降,小心“冻”出这种病,门诊病人已增多!
文章图片
“比如说有冠心病 , 有心脏放支架的 , 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有糖尿病的这些病人 , 尤其是老年病人 , 如果他出去到外周的环境 , 接触冷的空气以后 , 有可能血管一下子急剧收缩” 。
气温“断崖式”下降,小心“冻”出这种病,门诊病人已增多!
文章图片
我院心内科常务副主任张俊杰提醒 , 每年的秋冬季节 , 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 。 在全世界范围内 , 心血管疾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 除了大众熟悉的冠心病之外 , 心脏瓣膜疾病 , 因其症状不明显 , 成为威胁大众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
气温“断崖式”下降,小心“冻”出这种病,门诊病人已增多!
文章图片
与不少心血管疾病不同的是 , 早期、中期 , 甚至部分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 , 都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 。 “最简单和最有效的办法 , 就是心脏超声检查 。 ”张俊杰介绍 , 高龄人群应当主动进行定期心脏超声检查 , 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在早期发现瓣膜病变 。
气温“断崖式”下降,小心“冻”出这种病,门诊病人已增多!
文章图片
张俊杰建议 , 对于已经发现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 , 在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干预手段的情况下 , 轻度、中度患者应当坚持每年复查心脏超声 , 重度患者应及早考虑手术治疗 。
“这个疾病更多意义上是‘老年病’ , 在以前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开胸 , 更换心脏瓣膜来解决 , 对老年患者来说风险性还是很高的 。 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 我们有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 整个操作过程可能就半个小时” 。
气温“断崖式”下降,小心“冻”出这种病,门诊病人已增多!
文章图片
张俊杰介绍 , TAVR手术无需开胸 , 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 预后较好 。 目前我院心内科已成功为260多例重度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了TAVR手术 , 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年龄在80岁以上 , 年龄最大的患者已经93岁 。
张俊杰提醒 , 一旦心血管急症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 死亡率将达到百分之三十至五十 。 如果市民在寒冷天气感到有剧烈的胸痛持续不能缓解 , 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 并在家中常备急救药品 。
专家简介
气温“断崖式”下降,小心“冻”出这种病,门诊病人已增多!
文章图片
张俊杰
南京市第一医院
心内科常务副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届南京市第一医院名医 。 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心血管临床科研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学组委员、国家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导师、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会员(FSCAI) 。 同时担任亚洲分叉病变俱乐部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峰会秘书长、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TCT)主席团成员及中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CIT)理事以及资深工作组成员等 。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