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亿国人铝摄入超标,“祸根”是啥?铝摄入超标的危害有多大?

“你这卖的包子看着又大又松软 , 不会是‘铝包子’吧?”
一大早 , 张阿姨站在早餐摊前 , 手上提着一小袋包子 , 有肉包、菜包、馒头……个个包子的卖相都很好 。
刚好张阿姨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警惕市面上售卖的又白又大“铝包子” , 吃了会伤肝肾》 , 本来张阿姨早餐没打算买包子的 , 但孙子一直吵着要吃 , 无奈之下才买的 。
“怎么会做这种缺德事呢?我都在这卖了十几二十年的包子了 , 有些人还专门开车从隔壁区买我的包子 , 你放心好了!”店主一边给其他客户打包包子 , 一边回应到 。
“行吧 , 我就是看人多才来你这买的 , 好吃的话下次还会再来的 。 ”说完 , 张阿姨就提着包子和油条回家了 。
曾经有一段时间 , 全国多地都有曝光过“铝包子”事件 , 那不小心买到了这种包子 , 吃了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超4亿国人铝摄入超标,“祸根”是啥?铝摄入超标的危害有多大?
文章图片
一、调查发现:超过4亿中国人铝摄入超标
2012年的一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显示:我国有超过四亿人存在铝超标的现象 。 可怕的是 , 很多人不知道铝超标带来的危害 。
医学上 , 铝元素是一种蓄积性的神经毒素 , 进入人体后基本无法排出 。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阮赞林指出 , 长期铝元素超标 , 在体内不同组织内堆积 , 会产生慢性毒性 , 损害到大脑及神经细胞 , 引发脑萎缩、痴呆等症状 。 因此 , 铝有着“智力杀手”的称号 。
人体内的铝来源主要有四类:炊具溶出、药源性铝、食物性铝、环境铝 。
炊具溶出主要指的是铝锅等锅具产生的 , 一般不要煮酸碱性大、高蛋白的食物 , 用来烧水、煲粥还是相对安全的 。
环境铝一般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会有 , 药源性铝则来自于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中 。 可怕的是油条、粉条、膨化食品、茶叶等食物性的铝 , 其中的含铝量都容易超标 。
超4亿国人铝摄入超标,“祸根”是啥?铝摄入超标的危害有多大?
文章图片
二、“铝包子”、“毒油条” , 吃多了会危害健康
在市场上 , 之所以会有“铝包子”、“毒油条” , 主要与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含铝的泡打粉有关 。
泡打粉 , 属于一种化学复合膨松剂 , 在明矾等食品添加剂中都有 , 可以起到发泡、蓬松的功效 。 由于含铝的泡打粉价格便宜 , 节省了发酵时间 , 因此制作出的包子、馒头蓬松效果很好 , 因此受到了很多商家的欢迎 。
2014年 ,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 , 曾经发布了“禁铝令” , 不允许馒头、包子、发糕等食物添加明矾 。
但禁铝令却管不住一些不良商家 , 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 。 含铝的泡打粉成本低 , 而且见效快 , 而无铝泡打粉的成本是含铝泡打粉的两倍左右 。
《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指出 , 面粉、馒头、油条、面条、膨化食品等食物中的铝元素很容易超标 , 尤其是一些小作坊、路边摊的这些食物 , 更要提高警惕 。
超4亿国人铝摄入超标,“祸根”是啥?铝摄入超标的危害有多大?
文章图片
三、如何辨别“铝包子”、“毒油条”?
超4亿国人铝摄入超标,“祸根”是啥?铝摄入超标的危害有多大?】外面在售的包子、油条太多了 , 不但卖相好看 , 而且吃起来口感也比较松软 , 但一定要警惕买到“铝包子”“毒油条”等食物 , 那如何鉴别呢?
1、铝包子
看气孔:如果发现气孔细小均匀 , 颜色异常发白 , 吃起来蓬松 , 那可能就是加了含铝添加剂的包子 。 而相对干瘪、气孔不均匀、吃起来嚼劲儿大的可能是不含铝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