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如云|收入下降40%,岗位没了!39岁女幼师患癌,身边人一句话让她破防( 二 )


“我知道大家都是好心,但这句话每次都会噎住我,感觉浇灭了我所有职场上的希望 。回去上班后也感觉自己不再被需要了,但越是这样,越是想证明自己 。”
在新岗位寻找新的成就感
专家呼吁给他们更多关爱
离开教学一线,蒋如云的新工作是整理档案,“听起来是不是很无聊?但这已经是我能选择的岗位里最不清闲的了 。”
为了证明自己是“身体病了,不是脑子病了”,她开始在新岗位上寻求突破,“或许放在生病前有些活动根本不会去参加,现在不一样了,或许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找存在感吧 。”
前段时间,教育局一个工作人员知道她的爷爷曾经是抗美援朝的老兵,邀请她一起参加宣讲活动,她一口答应并加班制作了PPT,给小朋友们上了一堂“保家卫国”的教育课 。
去年8月复工以来,她都是利用调休时间去复查,从没额外请过一次假 。年底档案管理评比,她为学校争到了优秀等级 。
除了“超人”表姐,陶思丰另一个病人也给蒋如云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那位病人也是一名老师,丈夫经常出差工作,她自己一边带孩子一边治疗,期间居然还考出了律师资格证 。
激励之下,蒋如云尝试给期刊杂志投稿,在南京师范大学期刊上发表了好几篇幼儿教育的论文 。每次有新论文刊登或获奖,她都第一时间发微信告诉陶思丰 。
陶思丰说,年轻乳腺癌患者通常面临两种职业困境:一类是经济状况较差的外来务工女性,她们必须通过相对繁重的劳务工作来赚取治疗和日后生存的费用,这就需要国家建立更完善的保障制度;另一种是回归职场后遭到职场歧视和打压,他表示“带瘤生存”已经成为癌症病人的常态,希望社会给予更多理解和包容,患者也要做好身心的调节,用更积极的姿态面对新生活 。
30岁软件工程师癌症康复后急需找工作,
“每次如实相告病情后,就……”
30岁的全安亮(化名)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他的身份比较尴尬:他是一位癌症患者 。
虽然医生给他的医学判断是:预后良好,可正常生活和工作 。但对全安亮来说,回归正常太难了 。比如说,在找工作这件事上,他就屡屡碰壁 。
21岁的党飞(化名)也是如此,他曾在百度贴吧里发帖:想讨论下癌症患者康复后面临的求职困难问题 。很多病友回复他:感觉工作很难找;有种被社会遗弃的感觉 。
对这些年轻的肿瘤患者来说,康复之后,还有另外一条路要走,长且难 。
从未想过,工作会这么难找
一次被迫离职,一次不了了之,四次被拒绝 。这是全安亮从确诊癌症到康复之后的就职经历 。
学软件工程的他从来没想到,工作会这么难找 。这种始料不及,就像当初他听到癌症的诊断结果一样 。
2012年,全安亮在杭州读完大学,又在杭州工作,从事软件工程,每月收入一万多元 。2018年,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他查出肠道异常 。
在此之前,他从未去医院看过病,也不了解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症 。
根据体检医生的建议,他去肿瘤专科医院就诊,“我到了医院大门口,看到牌子上写着:Cancer 。就想:怎么会是癌症医院 。后来一查才知道,癌症就是恶性肿瘤 。”
全安亮被发现时已是肠癌中晚期,并且出现了肝转移 。他事后回想,其实早在半年前,就曾有血便的情况,“当时以为是痔疮 。”
生病之前那两年,全安亮的生活并不健康,他的工作是久坐,早九晚八,对着电脑 。下班洗漱之后,总会玩玩游戏,追追剧,从周一到周四几乎每天都是12点左右睡觉,“这算早的,周五周六两天睡得更晚,因为第二天不用上班,都是到凌晨两三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