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萝卜|白萝卜生吃、熟吃功效相反,别吃错了,赶紧来看

白萝卜|白萝卜生吃、熟吃功效相反,别吃错了,赶紧来看


秋冬季节正是白萝卜大量上市的季节 。
有人说吃萝卜能补气 , 也有些人说 , 萝卜不可以和人参等补气药一起吃 , 因为萝卜“泄气” 。
这两种互相矛盾的说法是怎么回事?萝卜到底是“泄”还是“补”?
其实 , 同一样食材 , 自然不可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性质 , 如果有 , 那一定和“吃法”有关 。
01
生者下气
在本草古籍中 , 早就记载了生萝卜和熟萝卜的不同特点 。
《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莱菔辛宣肺部 , 甘走脾家 , 故两入之 。 生者下气 , 多食耗血 , 以辛多于甘也 。 熟者补脾 , 多食滞气 , 以甘多于辛也 。 ”
萝卜虽然味道甘甜 , 但生萝卜会带着一股很明显的辛辣味 , 辛味发散 , 因此会散气泄气 。
如果把生萝卜和补气药配着一起吃 , 补益的功效确实会被削弱 。
因此 , 如果是进补期间“补过头” , 出现胃胀等症状 , 正好可以吃点生萝卜 。
此外 , 生萝卜还有一定的化痰作用 , 尤其是萝卜的种子莱菔子 , 是一味便宜又好用的中药 , 能降气止咳化痰 。
02
熟者补脾
萝卜煮熟后辛味已经基本去掉 , 尤其是用炖煮的方法熬得软烂后 , 品尝起来只有纯纯的甜味 , 这时其功效就偏于“补”了 。
所以有些人喝了萝卜汤后 , 不仅不觉得“下气” , 反而觉得“滞气” 。
为避免熟萝卜吃多了导致气滞 , 可以在煮汤时放几片姜 , 姜的温散之性能很好地中和萝卜的“滞” 。
还可以搭配一些有香味的蔬菜 , 比如芹菜、芫荽等 , 芳香的气息能够促进脾胃运化 , 既增添菜肴风味 , 又能使萝卜补而不滞 。
03
白萝卜药膳
冰糖萝卜汁
#
材料:
白萝卜1个、冰糖25克 。
做法:

将洗净的白萝卜切丝 , 加入冰糖及500毫升水 , 旺火开后改文火煎30~40分钟 , 每日1剂 , 当日分次服完 。
功效:解毒、通便、止咳 。 适用于婴幼儿咳嗽、便秘 。
腌萝卜
#
材料:
白萝卜2~3条 , 小米椒、陈醋、生抽、食盐、白砂糖适量 。
做法:

将白萝卜洗净 , 沥干水分 , 切成片状或条状(不用去皮 , 可稍微切大点) , 放入适量食盐 , 抓匀 , 放置1~2小时 。 小米椒切好备用 。 放置的白萝卜会出一些水 , 把水倒掉 , 加入适量白砂糖、切好的小米椒 , 再加入4大勺生抽(约60毫升) , 大半勺白醋(约10毫升) , 1小碗凉开水(约200毫升) , 静置12~24小时 , 即可食用 。
功效:消积滞、升阳气 。
小贴士:
喜欢偏甜口味的 , 可多加些白砂糖 , 喜欢偏酸口味的 , 就多加些陈醋 。
如想要味道更酸甜爽口 , 可以静置浸泡2~3天 , 注意密封好 , 在保证没有变质的前提下 , 泡得时间越长 , 萝卜味道越醇厚 。
萝卜焖牛腩
#
材料:
牛腩500克 , 白萝卜500克 , 生姜3片 。
做法:

牛腩切块焯水 , 姜切片、白萝卜切滚刀大块 。 炒锅倒油 , 将姜放进去煸炒出香味 , 加入牛腩、陈皮和水 。 一个小时后加入白萝卜块 , 加盐调味再继续煮1个小时即可 。
【白萝卜|白萝卜生吃、熟吃功效相反,别吃错了,赶紧来看】功效:健脾消食理气 。 如果平时阳虚比较明显 , 还可以加上八角、草果、桂皮等温阳散寒的调料 。
萝卜排骨汤
#
材料:
萝卜半颗 , 排骨350克 , 适量姜、葱 。
做法:

将排骨切成小块 , 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 , 可放少许盐 , 盐水可以泡出排骨里的血水 , 中途换一次水 。 白萝卜削皮 , 切成小块 , 备用 。 生姜切4~5块 , 葱切成小段 , 备用 。 将浸泡的排骨用清水清洗一遍 , 把姜、葱、排骨一起放入砂锅 , 掺入适量清水 ,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 。 姜可以剔除排骨的腥味 。 用勺子将浮沫盛出 , 汤中的浮沫不盛出会影响口感 。 排骨煲到45分钟后 , 可将萝卜倒入 , 放适量的盐 , 再煲15分钟 , 可盛出 。 盐分可软化萝卜且可以锁住排骨的鲜味 , 使汤的味道更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