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时王公贵族都去哪里,怎么连满语都没了?原因并不复杂

清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它走向灭亡之时 , 整个国家一片动荡 。 曾经不可一世的王公贵族和八旗子弟 , 仿佛突然间消失了一般 。
不仅如此 , 就连曾经标志性的满语也都没了 , 这是为何呢?那些清政府的王公贵族和八旗子弟 , 到底去了哪里?其实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 。
清朝灭亡时王公贵族都去哪里,怎么连满语都没了?原因并不复杂
文章图片
在清朝灭亡之时 , 曾经作威作福的八旗子弟和王公贵族 , 很快就因为体制的消亡 , 失去了曾经的特权 。
不过 , 他们在掌权时期犯下的罪恶 , 并没有就这样消失 。 曾经的八旗子弟和王公贵族 , 仗着手中的权利 , 四处为非作歹 , 甚至草菅人命 , 对老百姓做了很多坏事 。
民间百姓对这些人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 早就想要报复他们了 。 只不过 , 这些人掌握权力时 , 老百姓无法撼动他们 , 只能忍辱负重 , 默默等待机会 。
清朝灭亡时王公贵族都去哪里,怎么连满语都没了?原因并不复杂
文章图片
因此 , 当这些人失去特权时 , 很快就遭到了人民的反扑 , 有不少人甚至被抓起来当成典型 , 遭到了严厉的惩罚 。
那时候 , 清朝的贵族们可以说是人人自危 ,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遭到牵连 。 因此 , 这些八旗子弟和王公贵族为躲避惩罚 , 撇清自己的历史责任 , 纷纷隐姓埋名 , 不敢承认自己跟清政府的关系 。
比如 , 清朝最具有标志性的爱新觉罗氏 , 在清朝灭亡之后彻底衰败 , 原本庞大的族群 , 转眼间烟消云散 , 大部分人都改为金姓 。
清朝灭亡时王公贵族都去哪里,怎么连满语都没了?原因并不复杂
文章图片
之所以改为金姓 , 是因为爱新觉罗这个词语 , 在满语中代表金 。 只有一少部分人因为实在无法撇清责任 , 或是对过去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 还在坚持使用原本的姓氏 。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 还有他的近亲族人 , 基本上都是以爱新觉罗的身份对外交流 。
还有慈禧太后所属的叶赫那拉氏 , 在清朝灭亡之后改为那姓 。 曾经的钮祜禄氏 , 也是根据姓氏的第1个字 , 改为钮氏 。
清朝灭亡时王公贵族都去哪里,怎么连满语都没了?原因并不复杂
文章图片
纽祜禄氏的汉语意思是狼 , 也有人根据姓氏的含义 , 改成郎姓 。 瓜尔佳氏的情况 , 跟其他几个族群不太一样 , 他们因为崇拜三国英雄关羽 , 在清朝灭亡之后改姓关 。
因此 , 如今部分姓关的同胞 , 应该跟曾经的瓜尔佳氏 , 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 。
总而言之 , 清政府灭亡之后 , 满清贵族并没有完全灭亡 , 他们只是改名换姓 , 以普通人的身份 , 融入华夏大地 , 跟十几亿同胞融合在了一起 。
清朝灭亡时王公贵族都去哪里,怎么连满语都没了?原因并不复杂
文章图片
至于清朝人曾经说的满语 , 确实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 , 变得越来越衰弱 , 甚至濒临消失 。
因为清政府的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后 , 发现他们原本的社会制度 , 根本无法适应整个华夏的发展 , 无法统治华夏境内的百姓 。
若是他们坚持使用原本的文化制度 , 只会导致民众离心离德 , 甚至彻底丢掉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 。
清朝灭亡时王公贵族都去哪里,怎么连满语都没了?原因并不复杂
文章图片
因此 , 清政府很快就调整策略 , 开始逐步接受华夏文化 , 尤其是清朝曾经极为推崇的康熙皇帝 , 甚至为了拉拢民间百姓 , 专门去了孔子庙祭拜 。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轰动 , 直到现在还是让人津津乐道的历史典故 。
从结果来看 , 清朝统治者积极吸收汉族文化 ,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 , 稳固了自己的特权地位 , 也让清朝的统治持续了200多年 , 没有像元朝那样 , 连100年都没坚持到 , 就被驱逐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