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让痛风患者严格忌口?最新指南:健康饮食足够了

提到痛风饮食 , 你的观念是否还停留在主张严格限制嘌呤摄入的低嘌呤饮食?
今年6月 , 新版NICE指南《痛风:诊断和管理》提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任何特定的饮食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盐水平 。 建议患者遵循健康、均衡的饮食[1] 。
还在让痛风患者严格忌口?最新指南:健康饮食足够了
文章图片
还在让痛风患者严格忌口?最新指南:健康饮食足够了
文章图片
图源:参考资料1
不再强调对嘌呤食物的控制?这似乎与我们的常识大相违背 。
关于痛风饮食的观念 , 或许是时候该改变了 。
被淘汰的低嘌呤饮食
痛风之痛 , 想必有所经历的人 , 都不愿意再回想 。
这种难以忍受的痛感来源于体内的尿酸盐沉积 。 当血尿酸盐浓度升高超过一定饱和度时 , 就会沉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 , 这种晶体持续释放炎症因子 , 诱发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 , 引起剧烈疼痛 。
还在让痛风患者严格忌口?最新指南:健康饮食足够了
文章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所以 , 想要避免痛风的发作 , 就必须要控制血尿酸水平 。 那么 , 能否通过减少嘌呤的摄入来控制血尿酸水平呢?低嘌呤饮食的概念就此产生 。
但在临床上 , 这种观念的推崇似乎并未得到预想的效果 。
「很少有患者能真正做到低嘌呤饮食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的主治医生李谦华表示 , 几年前 , 每当和患者宣教低嘌呤饮食时 , 总是听到患者抱怨说:「我感觉像是在吃斋 。 」
浙江医院的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黄艳也有同样的感受:「除了经常听到患者的抱怨 。 实际上 , 在强调低嘌呤饮食的时候 , 患者的依从性很差 。 尤其像年轻的患者群体 , 很多人都习惯点外卖 , 在饮食上更难控制 。 」
如果对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进行排名 , 那么位居低嘌呤榜单之列的 , 大抵是清一色的水果、蔬菜 。 面对如此苛刻的饮食限制 , 很难有人能长期坚持下来 。 最终 , 往往是宁可自暴自弃忍受疼痛 , 也不愿再进行忌口 。
除了难以依从 , 低嘌呤饮食还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 。 一是长期以摄入蔬果为主 , 容易引起营养不良 , 引发其他合并症;二是由于肉类摄入减少 , 为了保持能量供给 , 势必会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 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过高 , 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 , 减少尿酸排泄 , 反而进一步引起血尿酸升高 。
不仅如此 ,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 饮食干预对于降血尿酸的作用有限 。 2018年 , 一项发表在BMJ上的研究通过对1.6万名欧洲人群的分析后指出 , 饮食干预仅能解释≤0.3%的尿酸水平变异 , 甚至远不如遗传变异所带来的影响(23.9%)[2] 。
「如果要做一个比较的话 , 饮食对于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 , 可能只有不到两成 , 剩下八成是由自身代谢等内源性因素导致的 。 」黄艳说 , 「如果要降低血尿酸水平 , 最主要还是靠药物治疗 。 」
效果有限、依从性差 , 为何还要反复强调?
关于痛风饮食的内容 , 经历了数次变化:从严格限制的低嘌呤饮食 , 到只减少高嘌呤摄入 , 再到健康饮食的提出 , 痛风饮食的观念逐渐在更新 。 但不变的是 , 饮食管理始终在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治疗中占据重要一环 。
可既然饮食控制的效果有限 , 患者依从性不好 , 那为何还要反复强调饮食管理呢?
「这里面其实是一个观念的转变 。 」李谦华说道 , 「过去是想要通过饮食管理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效果 , 从而减少痛风发作 。 而现在 , 依然强调饮食控制 , 其实是考虑到患者的长期获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