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对联,真是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下联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对联 , 真是千古绝对 , 至今无人能对下联!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 我们大家都知道新年来到 , 每家每户都要贴上春联 , 辞旧迎新 。 当然了春联也有很多神奇的传说 , 有人说 , 贴春联是为了吓跑一头叫年的怪兽 , 以保护千家百户的平安 。 但是春联在古代时期 , 人们称它为对子 , 对子对子顾名思义 , 就是要两句话对仗工整、平仄韵脚相似 , 又能生动的说明这世间的事物 , 这才叫对子 。 不过这对子啊 , 只能用汉语来对 , 用其他的语言都是对不成的 , 因为汉字一个字一个音 , 没有多余的音节 , 声调又很丰富饱满 , 原本就具有韵律节奏的美感 。 在古代 , 对对子被作为选拔官员的一个题目 , 可见对对子也是需要很高的学问的 。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 , 从古流传至今的美词佳句那么多 , 也有那种古人出了上联 , 后世之人仍然对不出下联的句子 。 而在今天 , 笔者就为大家分享一下 ,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对联 , 真是千古绝对 , 至今无人能对下联!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对联,真是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下联
文章图片
第一、烟锁池塘柳 , 关于这个上联的出处 , 说法有很多 , 有人说这是唐诗的五言绝句 , 也有人说 , 这是明朝末年的学士所出 , 但是关于这个上联 , 说法最多的就是清代乾隆皇帝时期 , 说的是乾隆年间 , 有一次举行科举考试 , 有两位考生同时获得了第一名 , 众位大臣难分高下 , 于是乾隆皇帝出来化解僵局 , 他出了这个上联 , 其中一位考生 , 看了此联扭头就走 , 第二名考生看了看这副上联 , 低头思索了一会 , 摇着头叹息着走了 , 后来乾隆点了那位先走的考生为第一 , 后来那位考生为第二 , 大臣们不解 , 问其原因 , 乾隆说:这本就是一个绝句 , 第一个能看出此句玄妙的人 , 学识定然不浅 。 乾隆皇帝如此说话 , 也并不是全无一句 , 烟锁池塘柳 , 这句话营造了很好的意境 , 又每个字的偏旁是以五行的规律 , 所以想要对出相应的下联可谓是难上加难 。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对联,真是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下联
文章图片
第二、寂寞寒窗空守寡 , 这个上联还有一段风流韵事 , 明朝末年的时候 , 有一位长相极其貌美的女子 , 她的才华也是很高 , 后来因为些许原因 , 她看破了红尘 , 遁入佛门 。 她在住的庵堂外面写下了这个上联 , 并许下了诺言 , 谁人若是能够对出下联 , 她就跟谁成亲 。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 引得很多文人骚客来此地对对子 , 但是无一人对出更好的下联 。 这位女子也看出了前路渺茫 , 于是就安心修学佛法了 , 青灯古佛伴此一生 。 这个上联之所以没有人能对出 , 就是因为她在其中也加入了偏旁要素 , 这五个文字全部都是“宝盖头” , 要想找到意思相近 , 又能营造意境的下联可谓是难上加难 。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对联,真是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下联
文章图片
第三、画上荷花和尚画 , 这个上联更加玄妙 , 它是一个回文联 , 不管你是正读还是倒着读 , 都是一样的音 。 有人说这句上联是出自唐伯虎口中 , 当时唐伯虎到寺庙中参拜 , 庙中的僧人拿出了一幅荷花图 , 说是自己的师傅画的 , 请唐伯虎题字 , 唐伯虎提笔就写下了这副上联 , 放下笔后 , 对僧人说:以后谁要是对出这下联 , 谁就是奇才 。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 依然没有人能对出非常合适的下联 。
面对这三个千古绝对 , 各位大神有啥好的下联吗?大家一起来试对一下吧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对联,真是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