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两次曲妥珠单抗鞘内注射提供稳定血药浓度

2022年8月10日Neuro-Oncology期刊在线刊登了鞘内注射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癌症软脑膜转移患者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 , 题为“APhaseI/IIStudyofIntrathecalTrastuzumabinHER-2PositiveCancerwithLeptomeningealMetastases:Safety,Efficacy,andCerebrospinalFluidPharmacokinetics” 。
每周两次曲妥珠单抗鞘内注射提供稳定血药浓度
文章图片
软脑膜转移(LM)指肿瘤细胞在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中的播散 , 是许多癌症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 乳腺癌中约1%~8%的患者会发生LM , 也是实体瘤中发生LM较高的瘤种 , 其临床结局极差 , 尤其对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 HER2是乳腺癌明确的预后指标和药物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 抗癌管家-康爱管家 , 我们一起抗癌 , 治愈癌症不是梦 。 约25%~30%的乳腺癌患者中观察到HER2过表达 , 且在整个疾病过程中 , 高达30%~55%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 。 针对该靶点的新药不断涌现 , 极大地改善了这个群体的预后 。 作为第一个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 曲妥珠单抗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局面 , 影响了乳腺癌的诊治模式 , 其对LM患者治疗的最佳策略仍在探索中 。
HER2阳性乳腺癌软脑膜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包括鞘内药物治疗、全身性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 。 既往研究显示 , 曲妥珠单抗无论作为单一药物还是联合化疗均可以延缓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提高总生存期(OS) 。 然而 , 接受全身性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通常会发生CNS转移 , 其中约20%的CNS患者会发生LM 。 全身疾病稳定或缓解的CNS复发原因之一可能为曲妥珠单抗的分子量大(145Kda)导致其CNS穿透率很低 。 一项研究报道 , 当采取每周静脉方案进行曲妥珠单抗给药时 , 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之间的药物浓度差异达300倍 。
鉴于曲妥珠单抗治疗在血清与脑脊液中存在药物浓度差异 , 为进一步验证鞘内注射的效果和生物利用度 , 研究者进行I/II期前瞻性研究旨在评价鞘内注射曲妥珠单抗的安全性、最大耐受剂量、以及其对HER2阳性的LM患者的早期疗效 , 研究的次要目的是确定曲妥珠单抗鞘内给药的药代动力学 。
从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 , 一项联合I/II期研究入组了34例软脑膜病变(LMD)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鞘内给药治疗 。 I期允许纳入任何HER2阳性组织学癌症患者;II期仅纳入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 。 在34例患者中 , 中位年龄为51岁 , 26例接受了II期研究推荐剂量80mg曲妥珠单抗鞘内注射治疗(n=2 , I/II期;n=24 , 扩展/II期) 。 给药周期中位数为2个周期 , 每个周期为4周 , 中位随访时间为10.5个月 。 在26例II期试验入组患者中 , 中位年龄也为51岁 , 除1例患者外 , 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CNS靶向治疗 , 18例患者并发脑实质转移 。 患者基线特征总结见表1 。
表1II期患者基线特征
每周两次曲妥珠单抗鞘内注射提供稳定血药浓度
文章图片
由于LM的疾病缓解尚无经验证的指标 , 该研究中定义了疾病缓解的指标:临床缓解、细胞学缓解和放射学缓解(表2) 。
表2LM疾病缓解的评估指标
每周两次曲妥珠单抗鞘内注射提供稳定血药浓度
文章图片
I期研究是改良的3+3设计 , 在队列1和2后 , 对队列3和4进行了加速I期研究 , 随后对队列5进行了标准3+3研究 。 在加速部分 , 每个队列招募了1例患者;如果在该患者中观察到毒性 , 然后将该队列扩展至6例患者 , 每个队列允许1/6例患者在剂量递增前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 。 鞘内给药如下:队列1-10mg(3例患者)、队列2-20mg(3例患者)、队列3-40mg(1例患者)、队列4-60mg(1例患者)和队列5-80mg(6例患者) 。 患者每周治疗两次 , 持续4周 , 最大剂量为80mg 。 之后每周治疗一次 , 持续4周 , 之后每2周治疗一次 。 在治疗的前4周评估剂量限制性毒性 。 观察到1例剂量限制性毒性(4级蛛网膜炎) , 认为与鞘内注射曲妥珠单抗相关 。 队列5中仅1/6例患者 , 在周期1发生相同的剂量限制性毒性4级蛛网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