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小问题不“看紧”,可能会发展成胃癌

很多人都知道 , 胃癌在我国高发常见 。
据国家癌症中心报告 , 2015年我国新发胃癌67.91万例 , 死亡49.80万例 ,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 。 而国人饮食习惯及健康意识等因素使我国胃癌发生率约占全世界的42.6% 。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 胃癌的转归和预后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临床资料证实 , 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性切除率低 , 生活质量差 , 其5年肿瘤相关生存率不足30%[2] , 而早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好 , 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3] 。
反酸烧心不得解 , 内镜检查见端倪
当心!小问题不“看紧”,可能会发展成胃癌
文章图片
不久前 , 和睦家消化中心接诊了一位55岁反酸烧心的男性患者:
当心!小问题不“看紧”,可能会发展成胃癌】患者自述 , 一年半前自己无任何不适症状 , 被子女催促体检后“被迫”行了一次内镜检查 。
检查时发现 , 在胃的下部有一片凹凸不平的黏膜 , 表面局部还附有白苔 , 活检后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
因为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 , 便没有在意医生的随诊方案 , 也没有执行 。
当心!小问题不“看紧”,可能会发展成胃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bigstock
消化中心接诊了患者 , 并根据患者的情况 , 建议再一次行胃镜检查 。
结果发现 , 其胃下部的病变已经变大 , 而且凹凸不平的地方有浅溃疡形成 , 内镜下判断是胃窦早癌 , 并得到病理证实 。
但万幸的是 , 由于目前还处于胃早癌时期 , 可进行内镜切除 。
试想一下 , 如果不是因为反酸烧心再次进行胃镜检查 , 从而发现早癌并切除 , 老人家一直因为无症状而不再复查 , 最后可能会使病变加剧 。
严重的话 , 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掉一半的胃 , 破坏了器官和功能的完整性 , 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 那就太令人唏嘘了 。
及时就医问诊 , 预防大于治疗
消化中心医生特别提示:
◎当出现诸如腹部疼痛、黑便、吞咽困难甚至呕血症状的时候应该立即就医 , 因为这些都是可能是进展期癌症的症状 。
◎同时 , 对消化不良、胃部有饱腹感、反酸、腹胀、吞咽有异物感、便潜血阳性等症状也不能掉以轻心 , 因为它们也会是早期消化道肿瘤的非特异性的症状 。
◎对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的人群更不可掉以轻心 , 这时候其实也是更加危险的 , 要知道消化道早癌的另一大特征就是“没有症状” 。
预防大于治疗!上述诸如“进展期”、“非特异性”、“无症状”这些名词所可能代表的疾病在胃肠镜下都是无处遁形的 。
提高健康意识 , 重视胃癌早筛
90年Correa提出的胃癌发生模式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
由此可以看出 , 胃癌(包括胃早癌)的前身是异型增生 , 对其的防控甚至可以预防胃早癌的发生 。 也因此 , 国内外消化疾病防治指南 , 建议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 以在尽早期筛查胃癌 。
如果能做到对消化道早癌追根溯源 , 从其源头进行管理 , 即对癌变前的病症(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化增生、胃黏膜异型增生等)制定完整的随诊计划便显得至关重要 。
当心!小问题不“看紧”,可能会发展成胃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bigstock
此时 , 患者也应该相信医生 , 不要盲目乐观 , 提高对医生的依从性 , 以便监控好疾病的发展 , 及时开展对症治疗 。
增强健康意识 , 防微杜渐 , 减少消化腔道的癌症发生 , 就从现在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