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最会“挑刺”的医生,在写鱼刺论文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鱼刺也能要命
撰文|燕小六
开诊两年多 , 南京市首家“夜间鱼刺门诊”更火了 。
“出诊时间是每天17:00至次日8:00 , 日均接诊十几人 。 到春节、国庆等节假日 , 或能翻番 。 ”南京市明基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宏刚告诉“医学界” , 这个接诊量高过开诊之初 , 超出预期 。
“夜间鱼刺门诊”已经做出了品牌 。 经常有同行、朋友给刘宏刚打电话 , 问有没有人出诊、开到几点 。 从外院、外省市转来的患者也络绎不绝 。
这群最会“挑刺”的医生,在写鱼刺论文了
文章图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群最会“挑刺”的医生,在写鱼刺论文了】要命的鱼刺
刘宏刚有近20年的耳鼻喉科从业经历 。 鱼刺、骨头等咽部、食管异物 , 是他较常遇到的急诊事件 。
有时 , 他心里会一哆嗦 。 “最怕患者说 , 一周前扎进去的 , 吞过饭 , 咽过馒头 , 都没用 。 一听就知道 , 这个难搞了!”
刘宏刚做过不少“鱼刺科普” 。 他习惯把异物比作钉子 。 不管是吃馒头、喝醋 , 还是吞米饭 , 都是在给钉子施加力 , 把它越推越远、越摁越深 。 只要时间够长、力道够大 , 任何一个瞬间 , 它都可能穿破脏器 , 在全身游移作乱 。
在已报告的病例中 , 有的异物穿透食管、迁移至肺右上叶 , 造成反复肺炎 , 误诊5年后做了右上肺叶切除 。 有的长驱直下 , 穿过胃或肠壁 , 插入胰腺、肝脏 , 导致呕血、便血、腹痛难忍 。 还有人左胸痛两天、突发昏迷 , 送到医院发现是“食管异物、心包积血、休克” 。 如果刺破食管壁、扎破主动脉弓 , 可能性命危殆 。
2017年 , 杭州一名70多岁老伯因鱼刺伤及主动脉 , 吐血2000多毫升 。 几年后 , 一名52岁的女士喝醋、吞饭团自疗10多天 , 鱼刺被“摁”进心脏主动脉 , 卡在血管上 。 医生称 , 开胸取刺起步价30万 , 弄不好就人财两空 。
有研究分析过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治疗的244例食管异物患者 。 其中22例伴严重并发症 , 包括食管穿孔合并食管局部炎症 , 颈部及纵膈气肿、脓肿 , 食管纵膈瘘 , 气胸 , 食管主动脉瘘等 。
在这22人中 , 除4名儿童外 , 其他人都试过吃馒头、蔬菜 , 努力吞咽 , 都未果 。 从发病到就诊 , 最长时间间隔达32天 。
“这些年 , 咽部、食管异物的就诊及时率高了 , 尤其是孩子、年轻人 , 基本是一发现就来医院 , 治疗效果很好 。 ”刘宏刚说 , “但农村独居老人中 , 延误治疗的情况仍非常普遍 。 他们怕麻烦子女 , 倾向于自己试一试、等等看 。 有人居家自疗一两周才来就医 , 异物穿透咽部及食管 , 颈部和纵膈都出现继发性感染 。 ”
在等待过程中 , 也有人丢了性命 。 今年6月的一篇文献显示 , 一名61岁的男子腹痛、腹胀、呕吐、便秘3天 , 被送往急诊 。 入院8小时后 , 不治离世 。 开腹显示 , 其小肠末端有一个0.5厘米的洞 , 罪魁祸首是一根长约2厘米的鱼刺 。 另一篇文献提到6例食管异物致十二指肠、小肠和回肠穿孔、损伤肠系膜血管 , 造成盲肠和结肠大量出血 , 其中2人死亡 。
这群最会“挑刺”的医生,在写鱼刺论文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IntJSurgCaseRep)
根据研究 , 尖锐异物、异物大于3厘米、异物嵌顿时间大于24小时 , 是老年人食管异物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宏刚认为 , 要加强科普宣传 , 让老百姓知道这些知识 。
这群最会“挑刺”的医生,在写鱼刺论文了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