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张锡纯医按:煎煮中药到底要不要煮第二次?听听张锡纯怎么说

急救|张锡纯医按:煎煮中药到底要不要煮第二次?听听张锡纯怎么说

大部分人煎服中药都会遵照医嘱一天两次 , 也有许多人怕浪费 , 一副中药会煎煮三次而分次服用 。 那这到底有没有标准?听听张锡纯是如何看这件事的 。
张锡纯说 , 富贵的家庭煎服中药 , 很多都不煮第二次 , 大概是认为第二次煮药的药效会差很多 , 为了方便或更好的治病 。 但孰不知煎煮第二次是非常有必要的 。
【急救|张锡纯医按:煎煮中药到底要不要煮第二次?听听张锡纯怎么说】
张锡纯记载说 , 慎柔和尚治疗阴虚劳热之证 , 专门使用第二次煎出的药汁 。 其中的道理就在于第二次煎煮出的药汁性味较淡 , 最能善于滋养脾阴 。 《黄帝内经》就曾说过 , 性味淡者归于脾胃 , 六气辛、甘、酸、苦、咸、淡之药最能入脾胃 。 甘淡之味的药可以滋养脾胃 , 这个道理就是从这里延申出来的 。 但是为什么是这样 , 很多人却不知道 。
徐灵胎说过 , 五行对应五味 , 水是滋润且向下的 , 润下而作咸味;火是炎热且向上的 , 炎上而作苦味;木是弯曲或笔直的 , 曲直作酸;金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的 , 从革而作辛味 。 这四个都是说的其事物本身的味道(性味) 。 而对于土来说 , 指的是土有种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 , 引申为具有生长、承载、收纳作用的事物 , 而收获的农作物味为甘 , 所以土本来是没有味道的 , 借收获农作物而作为甘味 。 无味就是淡 , 而脾胃在五行中属土 , 所以一切味淡之物 , 都更易入脾 。
而“治阴虚专责于脾”这句话许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 陈修园曾说 , 脾在六经中属太阴 , 足太阴脾经 , 为少阴、厥阴之长 , 所以治阴虚疾患 , 应当以滋养脾胃之阴为主 , 脾胃之阴足了 , 自然能灌溉其他脏腑 。
现代研究表明 , 中药第一次煎煮只能煎出60%左右的有效成分 , 而第二次煎煮无疑是加大了有效成分的析出 , 从而提高疗效 。 所以中药煎服两次是有科学道理的 , 不能为了方便而煎煮一次 , 这样的话既浪费了药材 , 同时又延缓了疾病的康复 。